生活报4月17日讯 初春的冰城乍暖还寒,柳树已吐出淡绿嫩芽,在松北区北岸润和城综合超市一楼,33岁的常蕾望着熙熙攘攘的顾客,嘴角微微露出笑容。
五年前,因文化差异大、房价高得离谱,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常蕾和丈夫王庆涛辞掉上海高薪工作,回冰城开始了三次跨界创业之路。他们倒腾过服装、摆地摊卖过水果……2014年秋,终于在松北区开了一家超市,火得一塌糊涂。如今,这对小夫妻已在开起三
家连锁超市,营业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觉得心踏实了。
舍弃辞职回冰城 生活不惯 房价高 上海虽好不是家
2011年春,常蕾和王庆涛离哈赴沪,就职一家大型药企。
“夜晚那种奔放、冒险的情调,那种川流不息的男男女女和来来往往的车辆给应接不暇的眼睛带来的满足……”《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述的纽约诱惑,同样在上海上演,这座城市仿佛充满了机遇和无限可能。王庆涛夫妇每人年薪六万,工作满一年就可翻倍,而且单位福利好得不得了,“提供食宿,生活用品没有不发的,连牙膏都不用买。”
然而初到上海的兴奋,很快被巨大的生活和文化差异消耗殆尽:菜品甜得发腻;冬天没暖气,冷到骨子里;入夏梅雨连绵,心情都“发霉”;同事们用纯熟软糯的上海话交流,插不上嘴的常蕾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玩手机。
如果说这一切还都是可以克服的话,最沉重的压力莫过于上海火箭般蹿升的房价。不想青春被房价压垮,王庆涛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放弃就要到手的十几万年薪,返回冰城创业。
创业第一次创业:卖衣服 一年赔十多万 午饭两人买一份麻辣烫吃
2012年春,王庆涛和常蕾回哈后,拿出十余万元积蓄在国贸服装城租了一个5平方米的摊位,开始了第一次跨界创业。隔行如隔山,生意举步维艰,从广东发来的服装号码偏小,不适合北方人,顾客屈指可数。别人家生意风生水起,王庆涛却只能望店兴叹,“隔壁有个做了十多年服装生意的,省内好多顾客都找他发货,还有个卖男装的,每天零售量也挺多……”
钱每天只出不进,常蕾先从舌尖上节流。两份麻辣烫就要十六元,为了省钱,午饭两人只买一份麻辣烫,就着馒头吃。
山不过来,你就得过去。眼瞅十几万元打水漂,一年后在朋友建议下,常蕾去道里安静街夜市甩卖服装,一件衣服利润只有一两元,但总算挽回了一些损失。
夜市摆摊,不虚此行。常蕾留意周边摊位,发现卖水果投资小,能快速回本、收益可观。在绝望里,常蕾和王永涛忽然看见另一道风景。
第二次创业:摆地摊 夜市收摊晚 就在车上和衣对付一宿
2013年入秋,夫妻俩在花园街附近一处夜市,全职摆摊卖水果。刚入行难免交学费,天冷了,老商贩都赔本甩卖香蕉,常蕾则自信爆棚,“咱的货品相好,一定挺着卖个好价钱”。结果第二天,受冻的香蕉成了霜打的茄子,全黑了。
入行时间长了,慢慢摸索,夫妻俩经验越积越多。冬季凌晨一点多,常蕾和王庆涛去哈达上货,5点多出摊,水果怕冻,要搭棚子、炉子点火。12点早市收摊又赶去夜市,午饭下午两点多才吃上。夜市收摊时,就算已装好车准备回家,只要有顾客,王庆涛依然不厌其烦翻找货品,不为那十块八块,“人家冲你来,相信你的服务和质量”。收摊太晚时,夫妻俩就在车上对付一宿,很多个夜里,他们都是和衣而睡。
调查市场转移阵地 渐渐攒起回头客
原药企的同事听说常蕾夫妻在摆摊卖水果,多次劝他们回到公司,常蕾婉拒了。齐齐哈尔老家的父亲常贵江多次打电话让她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大学毕业生摆地摊,你让我这张老脸哪儿搁?”不服输的常蕾反驳,“我不偷不抢、摆地摊不丢人”。王庆涛听说了,偷摸给老丈人打电话,“爸,我们这都是暂时的,不会一辈子摆摊……”
老人嘴上说反对,其实更多是心疼。农忙过后,常贵江就带着妻子付小珍来给女儿打下手。冬天出摊冷,付小珍为女儿女婿做了3斤棉花重的棉裤。
2014年春天,王庆涛经过调查,把水果摊转移到市场前景更好的松北区。他花5000元买了辆八手面包车,妻子开着二手吉利,一个装水果,一个装架子、遮阳伞。经过经营,在北岸润和城夜市,他们水果摊最大,足有10米长,水果品类最多,回头客也最多。
第三次创业:开超市 小区门口开超市 首日五小时卖断货了
日子就像喝茶,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2014年10月31日,是王庆涛常蕾夫妇第三次跨界创业的开始。他们卖水果攒出第二份本钱,在松北区北岸润和城正门口,租了一个100平方米商服做超市“福润家”。开业当天,场面之火爆令夫妻俩始料未及。“原本准备两个收银台,每个都排五六米长队。”常蕾把在早市用的电子秤拿出来,临时增加了3个收银点。当天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超市卖断货了。
“之前大家攥着钱都没地方去花。”北岸润和城小区居民李女士告诉生活报记者,该小区有近5000户居民,周围却没什么像样商超,“福润家”的到来,让周边居民和附近工地的工人们终于有地方买东西了。

两小区经营仨超市 营业面积四千多平
2015年5月,“福润家”扩建至300平方米。次年冬天,经过装修和招商后,三层楼整体承租的润和综合超市开业了,涵盖超市、药店、饭店、小吃摊、舞厅、服装店等。目前,王庆涛常蕾夫妇在松北区北岸润和城和广信新城两个小区共经营3家超市,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
常蕾说,超市规模小时,很多商家都不愿意送货。现在来洽谈合作的批发商络绎不绝。“有家奶制品品牌,原来不给送货,我投诉了7次才争取到3种奶制品,现在7种奶制品,我已经全部代理了。”
经历三次创业,如同跨越三座高山,对王庆涛常蕾夫妇来说,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现在,王庆涛坚持每天开厢式货车亲自上货,常蕾穿梭在三个超市之间负责内部管理。作为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夫妻俩却说,“超市还在起步期,不能松懈,未来要不断发现新能量,开更多一站式购物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