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6日讯(刘东风 记者 周秘)近日,针对大风天气,佳木斯市公安消防支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社会消防宣传教育、警示力度,努力提升群众火灾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大风天火灾事故发生。

宣传车深入棚户区、农村开展大风天防火宣传。

宣传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大风天安全常识。
借助新闻媒体优势
支队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大风天防火安全管理的公告》,在各地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刊(播)发;联合广告传媒公司,利用户外视频、楼宇电视等载体,循环播出防火公告、火灾警示片;编制20余条消防安全提示语,免费向市民发送消防手机报、手机短信18万条次,营造了浓厚宣传教育氛围。
借助公安监管优势
各地公安消防部门坚持检查与宣传并举,成立宣传服务队,利用日常监督检查时机,深入16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演练,提高员工处置火灾和引导疏散能力;结合“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会同公安派出所深入城乡结合部小网吧、小旅店、小饭店等场所开展监督检查,进行消防宣传,发放《大风天防火安全指南》,指导业主和顾客做好大风天火灾预防工作;发动11台综合执法救援服务车,每天沿街巡逻检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防火。
借助基层群众优势
各地积极组织社区、农村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宣讲团和义务消防组织,组织居(村)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网点式”宣传服务;联合出租车管理部门,依托出租车消防巡逻队,通过发放消防安全指南、车辆LED屏播发提示,开展“流动式”宣传服务;指导志愿者与辖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建立帮扶对子,帮助查找火灾隐患,普及用火、用电安全和逃生知识,开展“上门式”宣传服务。同时,各地还组织志愿者开展广场式、咨询类宣传教育活动,扩大消防宣传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