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落实“三减”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鹤岗市进入高速插秧期
2017-05-18 10:08:43 来源:东北网-鹤岗日报  作者:李长荣 耿向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18日讯 9日以来,在大田播种还未完全结束,鹤岗市就陆续进入水田生产阶段。特别是从14日以来,鹤岗市各涉农县(区)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采取人、机结合措施,迅速掀起了水稻插秧高潮。16日7时,记者乘车到绥滨县采访水稻生产工作。隔窗望去,道路两侧的田野呈现的是春潮涌动、春色浓浓的景色。9时许,记者来到绥滨县吉珍村东侧的一块水田地旁时,这里已是一派热闹的场景——全县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现场会在这里举行。在这块水田里,随着一台高速水田插秧机来回驶过,一株株翠绿的水稻秧苗被插入肥沃的泥土中,在灿烂的阳光下随风轻摆,不一会一片白茫茫的水田就变成了“绿洲”。

  记者了解到,在以前的水田耙地前都要施上一些底肥,待插完秧苗后,还要追肥三四次,生产过程繁琐、费时又费力。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这项新技术,就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一次性把这些肥施到秧苗的根部,在可减少施肥量15%的同时,每亩水田还可降低成本20元左右。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落实“农业三减”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16日上午,绥滨县在全县共设立了四个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现场,首次向稻农示范推广这项新技术。全县各乡(镇)主管领导、技术人员,水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和水田生产大户分别就近参加了四个现场会。

  “这技术也太实用了,不但省去了耙地后的施肥程序,插完秧后更不用追青肥、分蘖肥和穗肥了,既省力又省钱,等秋天看产量要是可以的话,明年再种水田我就全部用这技术了。”参观完现场会的新村农机合作社社员张喜春高兴地说。

  在这边水田插秧机还未完成作业,地头那边就传来了嗡嗡声,一架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缓缓地飞到水田上空,开始喷洒一种液体药物。原来这是绥滨县在举行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现场会的同时,又举行了植保无人机演练现场会。

  “植保无人机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如今,我们在农业生产中的耕、播、收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唯有植保防治仍然是传统人工、半机械化作业。如果植保环节用上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才是真正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今天举行植保无人机演练现场会的目的就是让农民了解植保无人机的好处,最终应用到生产中去,加速提高鹤岗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采访中,县农机总站农机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孙伟华道出了安排植保无人机演练现场会的目的。

  “植保无人机作业快,效率是人工的30倍,不但喷洒均匀,还能节省农药15%左右,是精准农业的一种体现……”现场会上,黑龙江厚德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人员宋国君向前来参观的农民讲解着植保无人机与传统人工喷药的区别。宋国君还告诉记者,由于还未到喷药季节,所以在今天的演示中,无人机喷洒的只是普通自来水,目的就是让参观者看到喷洒效果。

  绥滨县在示范水田生产新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水田插秧进展情况。从9日开始插秧以来,全县各级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主动深入一线,动员稻农全力抓好水田插秧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全县已插秧75万亩,占应插水田总面积的60%。

  绥滨县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举办植保无人机演练现场会,并全力抢抓水田插秧进度仅是鹤岗市当前水田生产亮点工作中的几个小镜头。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鹤岗市抓住有利时机,较去年提前5天于9日就陆续开始水田插秧,至14日已全面掀起水田插秧高潮。通过记者采访得知,在今年的水田生产中,各涉农县(区)积极组织稻农抢前抓早,以“天刚放亮就下地,夜不到来不收工”劲头抢插水稻秧苗,使今年的水稻插秧进度明显快于往年。截至17日,全市已插秧86.26万亩,占应插总面积的57.05%。眼下,全市1.2万台水田插秧机已全部出动,以每天插秧15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预计全市水田插秧工作将于25日全部结束,做到坚决不插6月秧。图为绥滨县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和植保无人机演练现场。本报记者夏巍峰摄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