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天气"变脸"老百姓"犯病" 脱水腹泻千万要当心
2017-05-24 08:42:52 来源:大庆网  作者:王卫东 陈晓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在油田总医院儿科诊室门外,家长们带着患病的孩子在候诊。

  东北网5月24日讯 刚刚经历了34℃的炽烤,上周末,大庆市又迎来了大幅度的降温,可以说是入春以来的最强降温。“最近天气变化太大了!前两天突然暴热,即便换上短袖衬衫也热得直冒汗,可到了这几天又出现大幅降温,就是穿上夹克衫还有些冷……”对此,许多市民禁不住抱怨起来。忽冷忽热的温差变化,让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病患者苦不堪言,一些医院前去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5月22日,晚报记者先后走访了大庆油田总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进行了解,由于高温后的连续低温,前去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呼吸系统、心脑血管、骨关节这三类疾病的患者较为明显。

  感冒小患者排队看病

  5月22日上午,记者先后走访了油田总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发现前去就诊的感冒小患者明显增多。在油田总医院儿科,记者看到家长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到门诊挂号,儿科候诊区的椅子上坐满了就诊的小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一位11个月大的小宝宝,脑门儿上还贴着退热贴,奶奶心疼地说:“前几天还挺活泼的,周末带孩子出去一趟,回来后开始流鼻涕,当天晚上就发烧了。”

  随后记者来到市中医医院儿科,当天值班的医护人员介绍,这几天小患者有所增加,高温后突然降温,患感冒的孩子比平时多了不少。小患者们普遍出现咽喉痛、流鼻涕、发烧等症状。

  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马斯风说:“由于温差大,一些患感冒前来就诊的儿童较多,上周末至今,儿科感冒的患者比平时每天增加了50人左右。有些感冒症状较严重的小患者已经办理了住院手续。目前,医院呼吸科的病床位出现紧张。”

  脑血管重症急症患者增多

  据了解,受温差变化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明显增多,其门诊量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一病区,记者看到,每间病房的床位都住进了患者。

  科主任段伟介绍说:“从年后到现在,神经内科的病房,一直都人满为患,一位患者出院了,马上就有另一位患者住进来。从症状上看,近几日的患者,重症、急症的较多,我们已连续忙了三天。”

  段主任说,上周末,一位40多岁的男子,因为言语不清、并且感到一侧手臂发麻而住进了医院,经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经过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保住了患者生命,但由于患者就医不及时,导致病人目前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中。

  段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天气忽冷忽热时,“三高”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防发烧导致脑血管病的发作或复发。

  据了解,高血压病人,在气温高低交替的时候,血压要比气温稳定时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所以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气温变化。

  此外,脱水、腹泻也会诱发脑血管疾病。

  因降温“老寒腿”旧病复发

  风湿疾病在东北地区比较常见,许多风湿病患者开玩笑说,通过自己病灶部位的不适就能知道天气的变化,特别是突然降温或下雨前,更是较为明显。

  “近几天,骨科就诊患者可不少。”市中医医院骨科主任马建华说,上周末降温后,周一患者就多了起来,有腿疼得抬不起来的,有关节肿痛的,还有不少风湿关节炎患者旧病复发的。

  患者王先生说,他几年前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上周末出现三十几度的高温天气,本以为进入了盛夏,每次外出都穿得很单薄,他并没有在意突然的降温,也没有采取相应保暖措施,等他感到身体不适时,“老寒腿”疼痛的毛病已经复发,于是赶到医院就诊。

  对于骨关节病,市中医医院骨科主任马建华建议,除了注意保暖外,每天晚上可以泡泡脚,天冷时及时多加衣物,女士患者少穿裙子等。有关节炎、风湿骨病的患者,降温温差较大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本周五将出现气温回升

  5月22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市气象局天气科,据预测,未来几天,大庆市气温将逐步升高,但24日、25日,大庆市上空仍在冷涡控制范围内,26日气温明显升高,预计最高温度为26℃-27℃,升温过程持续到30日,之后还将出现新一轮的降温过程。

  医生提醒市民,孩子出现呼吸系统不适等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医。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者,平时要按时吃药,生活要有规律,做好适当锻炼。风湿病患者,注意天气温差变化,做好自身保暖,出现不适尽早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