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桃山局迎来全域旅游的春天
2017-05-27 11:18:03 来源:东北网-伊春日报  作者:刘泽平 曲宏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27日讯 初夏时节,山花烂漫,玉石灵韵……桃山林业局悬羊峰、小东山、森林冰雪玉温泉、玉石一条街等景点越发热闹起来,踏青赏花的游客、采购玉器的客商纷至沓来,让这座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的小镇焕发出无限生机。

  一年来,伊春市桃山林业局局将“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景区设施建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并精心策划节庆活动,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特色旅游景区声名鹊起,旅游经济效益节节攀升。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亿元,同比增长45.3%。

  桃山,这座山水灵秀的旅游小镇,资源富集的金玉之地,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全域旅游之路。

  “这里温泉和空气太棒了!自驾抵达瞬间,眼前像画一样梦幻。这里最吸引我的是温泉,我之前去过浙江、北京、南京的温泉,但感觉这里的玉温泉更棒!”在桃山森林冰雪玉温泉,来自上海的游客宋先生难掩喜悦之情。

  在桃山博物馆,来自各地的游客一边欣赏当地各遗址出土的石器、青铜制品、骨器、陶制品等历史文物、一边了解林区创业文化、红色文化、现代产业等。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使这个局在游客心中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据了解,目前,该局有4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旅游景点10余处。在旅游景区之外,桃山还引进了很多旅游项目,如桃山森林冰雪玉温泉、桃山四季温泉假日酒店,各种游乐产品与文化、体育、养生等融合发展,拉长了旅游产业链,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推动该局全域旅游建设。

  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也为林场职工带来了实惠。47岁的郭学增曾是新兴林场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去年冬天,新兴林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林场所职工闲置住房搞起了冬季民俗民宿旅游。在场领导的支持鼓励下,郭学增家也办起了“东北民宿”。这些民宿保留了东北大火炕、土灶、火墙、老家具等,极具乡土气息。游客可以住下来,融入林场职工生活,体验扭秧歌、抽冰尜、包冻饺子、糊灯笼等原汁原味的东北民俗风情。精心的筹备和设计,吸引了广东等地12个旅游团队蜂拥而至,仅春节期间,郭学增就收入4000余元。

  “扔下斧头搞旅游,小康生活不用愁”,吕延彪原是当地林场一名伐木工人。停伐后,他家的生活一度拮据。近年来,瞅准桃山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他办起了“钰鑫玉饰加工厂”和“厚福源玉宝行”。加工销售旅游商品。目前,吕延彪的玉石加工厂年收益二十余万元,并安置了十余名下岗职工就业。

  目前桃山局已建有星级饭店16家,旅游高档饭店100余家,家庭旅馆1000多家,旅行社及旅游服务网点25家,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全域旅游潜力无限的山水桃山,美好未来前景可期。

  为了让游客深入领略桃山冬季旅游的风采,突破“夏热冬冷”的瓶颈,该局重点推出了八个旅游核心产品,突出“拥抱冬天的温暖”为主题,以桃山国际饲养狩猎场、森林冰雪玉温泉、四季温泉假日酒店为引领,全力推出“狩猎体验游、温泉养生游、冰雪娱乐游、极限挑战游、民俗民宿游、多元文化游”等特色冬季旅游产品,拉动了旅游经济新引掣,引爆了桃山冬季旅游市场。去年冬季,旅游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000余万元。

  为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他们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和营销模式,激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如将景区沿线林场确定为旅游林场,围绕景区发展旅游经济,支持鼓励林场职工开办“林海人家”旅游家庭旅馆和“林家乐”餐饮58家;创新旅游节事活动,坚持以节造势,以节促旅游。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狩猎冰雪玉温泉”旅游文化节、第三届“悬羊峰露营帐篷节”等10余项较大的节事活动,桃山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了旅游收益和社会效应双赢。2016年,桃山在全省4A级景区检查评比中,名列伊春9个4A级景区之首。

  据介绍,今年,该局将以“全景桃山、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旅游+”战略,重点抓好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市场化经营、四季产品供给、黄金线路打造和管理服务的提高。如打造以悬羊峰观光游、小东沟狩猎、蝴蝶谷漂流、两个温泉做时尚养生、森林康养产品三个版块为主的森林休闲产品,增加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产品,并探讨互联网+营销策略等,利用桃山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辐射功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把桃山融入全市旅游经济圈,实现区域间的资源优势互补,通过桃山旅游产业发展,来辐射带动更多的周边县区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责任编辑:马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