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9日讯 在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在紧张施工作业。作为备受瞩目的我省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3栋钢结构标准库、2栋冷冻库以及海关监管库已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70%,投入使用后将成为集保税物流、出口退税、转口贸易、简单加工及增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后,牡丹江市对今后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体系、脉络路径进行重新审视、深入谋划。
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开放名市。举全市之力推进的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经过对上争取,我省出台的《支持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逐步得到落实,试验区内10多项优惠政策逐步变成现实。同时,国家下拨绥东试验区建设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陆续到位。
释放潜能,念好山水经冰雪经。“省党代会提出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牡丹江正努力放大镜泊湖和中国雪乡两大品牌,打造北国风光生态旅游胜地。”牡丹江市旅游委副主任郭冬霞说,今年牡丹江市推出12项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全面引入“旅游+”概念:旅游+养老,充分挖掘利用市区、镜泊湖现有闲置资产,开发旅游避暑养老产品;旅游+健康,开发绿色健康饮食、中医理疗、养生旅游产品,支持镜泊湖、黑宝乐园、曹园、中医院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体育,开发滑冰、滑雪、雪地足球、冰帆等大众冰雪旅游产品及国际马拉松、赛艇、高尔夫、户外运动等赛事旅游产品;旅游+交通,在雪乡、镜泊湖、三道关、亿龙风情园等景区布设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互联网,总结、推广牡丹江狼图腾、秀山水旅行社OTO经营模式,推动全市旅行社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调整种植结构,建设“绿色厨房”。今年,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4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牡丹江谋划出了发展蓝图: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建设一批“菜菌药果烟”大型基地;抓住国家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契机,藏粮于地、植富于林、兴牧于草、休耕于药,打造牡丹江系列特色药材地理标识;叫响牡丹江优势农产品品牌;鼓励建设和培育各种农资、农产品、林产品、北药集散市场,以及现货与期货、线下与线上结合的交易所及金融、物流、电商服务平台,打造现代农业“排头兵”。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之后,牡丹江市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大走访”检验干部为民服务作风。以社区网格和村民小组建制为基本单元,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划定大走访责任区,要求党员干部在走访中要摸清社情、村情、企情、民情等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记好民情日记,建立民情台账;各地各单位在走访中要统一制作和张贴“大走访告知书”,发放“连心卡”。目前,牡丹江市民政系统组织382名在职党员干部陆续深入到社区,详细了解包保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生活诉求,并现场填写了《活动调查表》《摸排问题汇总表》等向群众公开。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孙玉华说:“这一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载体,旨在推动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深入、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