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张玉梅7岁的时候却收到了令她意想不到的“六一”礼物,一张自己和大海、轮船的合影。关于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张玉梅也是长大后才听家中老人说起的。大概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一次饭后闲聊,说起这张老照片,其母亲笑着称她当时非要‘坐大船,看大海’,不去就不吃饭。正好赶上过‘六一’,父母就带着她和弟弟去照了这张照片。
听了父母的讲述,张玉梅也隐约有了点印象,只记得照相的时候,看见墙面背景布上的轮船、大海,小小的她拉着弟弟的手很开心,就好像真看了一次大海一样。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六一’,在那个年代里,这大概正是很多孩子梦寐以求的礼物吧!”张玉梅笑着说。
80后:玩具衣服“装备”有加
1979年,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很多“80后”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六一”儿童节对于他们而言,是家人集体表现宠爱的节日,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孩子,生活展现给他们的幸福就如同花儿一样,甜蜜却并不孤单。
贾艳群,出生于1982年,是母亲那辈兄弟姐妹中孩子里年龄最小的。“我从小是由姥姥带大的,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小公主’,所有大人都得听我的。”贾艳群翻着厚厚的影集,里面塞满了她从小到大的照片。在胶卷还算“金贵”的八十年代,一个孩子的生活片断都被变成影像留存下来。她说,这都不算什么,在记忆里,她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的那些电子玩具,电子宠物蛋、超级玛莉游戏机、小霸王学习机,不知引来多少小朋友羡慕的目光。
“那时,讷河还是县城,小孩儿们很少有玩电子玩具的,我因为小也玩不好,后来都敲坏了。”贾艳群说。因为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她特别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只为他们能在自己家里多待一会儿。
相比之前的年代,“80后”的儿童节活动开始丰富起来,除了学校组织的表演节目、看电影外,孩子们还会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公园看动物,去照相馆照相。对于女孩子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扎上漂亮的辫子,换上新买的花裙子,与小伙伴们在街头巷尾偶遇。“如果和小伙伴碰巧遇到了,马上甩开大人一路疯跑,为了让裙摆飞起来跑得肚子都岔气了。”贾艳群说。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带着麦乳精的香气,让她至今都无法忘记。“现在我也当了妈妈,我觉得‘六一’儿童节是家长们应该用心过的一个节日,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孩子们的那份童真和快乐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00后:无忧无虑幸福如蜜
“00后”的青少年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六一”儿童节呢?那个孩童时代最快乐的节日,那天孩子想做任何事,提任何要求,只要不是很过分,都有实现的可能。
2002年1月份出生的佟钰琬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她回忆说,非常怀念“六一”儿童节,因为那天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小时候,“六一”当天,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父母领着我去龙沙公园玩儿各种游乐设施,最后还得大吃一顿,真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一天。上小学后,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吃着最喜欢的零食,不用顾忌写作业,不用怕老师严厉的目光,现在想想都会不知不觉地笑出声来。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那时我上初中一年级,由于学校当天要组织活动,爸爸妈妈就提前领我去了扎龙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一个度假村,一路上的风景非常漂亮,我还看到了羊群和野鸭子。到了目的地,有许多家长领着孩子来玩儿,我们分成几个组一起做游戏,撕名牌、指压板玩得不亦乐乎,打弹弓时我还打中了一次中间的铜锣,高兴得蹦了起来。午饭后,爸爸妈妈领着我来到度假村后边的芦苇荡,走在芦苇荡中间的木栈道上,我体会到了余亚飞的诗中,‘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境界,心情无比舒畅。”佟钰琬高兴地对记者说。
佟钰琬也有些小天真,她说,现在长大了,再也过不了“六一”了。每到儿童节,少不了有点儿遗憾和失望。如果我永远都长不大,就能永远享受着那份幸福快乐。可遐想终归是遐想,我长大了,现在已经过“五四”青年节了,但仍怀念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真,怀念属于我小时候的欢娱和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