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电商扶贫,打造脱贫攻坚利器。讷河市按照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并与农村主导产业相融合,依托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推动贫困农民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的工作思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支持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服务站立足所在乡、村,采取电商助销、网货订单、物流劳务、电商培训、发展网商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去年,绿之都合作社、万里合作社、远大合作社等组织贫困户生产网络适销产品,带动贫困户种植桔红心白菜150亩、红谷小米200亩,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销售到消费者终端,提高收益20%。全市建立了电商扶贫网络平台,发挥信息发布、工作动态、技能培训、网购网销等多种网络功能,同时,完善贫困村电商基础设施,发展各村特色产业和电商产品基地,支持电商创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打造“三品电商”众创新业态
讷河市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建设双创基地,融合线上线下,推进全域互联,塑造品牌、提升品质、创新品类“三品电商”成效突出。
塑造品牌。去年初,该市实施区域统一品牌战略,集中小舢板组成大舰队,组建了专业电商企业黑龙江云端蜂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质量检测、包装创意、网上开店、营销策划等方面入手,整合产品资源、丰富产品体系、统一产品营销,着力打造“东北老三”讷河农产品地域品牌,免费提供给中小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使用。与“今日头条”合作,布局全网营销,举办网销产品推介会、体验餐叙会、“东北老三”年货大集等推广活动,不断拓展“恒阳”、“黑地庄园”、“1115”、“一萝香”、“港进”等地域产品品牌的公信力、美誉度,“讷河食材,安全可靠”的金字招牌已初步叫响。目前,“东北老三”产品已涵盖大米、非转基因大豆油、简餐冷面、桔红心白菜、炒豆、DIY芽豆等10余个品类。一年多时间,“东北老三”品牌针对目标消费群推广浏览量突破2000万人次。
提升品质。生态良好、绿色有机是讷河市特色产品网上营销突出要素,为此他们出台了《讷河市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工作意见》,组织银企社对接,在农产品营销中充分展现多年积累的整体生态优势,为提升产品品质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农业物联网监测面积达到70万亩,落实网货生产地块和加工企业,建设面向全国市场的特性农产品网货供应基地。马铃薯、大米通过欧盟进口食品合格认证,非转基因大豆产品获邀参加德国纽伦堡食品大会,产品品质向欧盟标准看齐。
创新品类。创意创新是互联网经济的灵魂,讷河市通过职教中心与鲁迅美术学院、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在电商孵化器中建设了东北好食材DIY实验室和绿色食品转运分包中心,以体现安全性、健康性、时尚性、便利性和定制性为方向,引导企业面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开发适合目标消费群的小包装、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生产标准化、包装互联网化、产品商品化。支持农民合作社和电商从业者用本地特色食材做新产品加工实验,用产品创新、营销创意讲好讷河故事,宣传讷河生态。去年买断了省农科院的科研成果桔红心白菜种子的品种权,利用这种白菜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白菜4.97倍的特色,改进开发了桔红心辣白菜、酸菜等市场新品,每天网上销售400余单。用本地食材开发了简餐冷面、DI Y芽豆、手工炒豆等网销新品,每周网络销售额10万元。

大型农业机械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棚室蔬菜加快农民增收。
农业电商开启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讷河市将重点围绕农业电商,准确把握经济规律和新变化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激发活力,开展资源整合和“双创”培训,推进电商产业与实体企业融合发展,真正让互联网新业态融入生产生活,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扩大网商密度。讷河市积极开展普及推广式“双创”培训,推进电商产业与实体企业融合发展,提升社会消费品电商零售额比重。深入推进“商户在线”工作,将全市各类商户引导进驻本地网络商城,通过完善本地互联网功能,推动网购群体在本地网络商城进行交易,保障本地实体商户持续繁荣。培训本地网商,引进电商人才,重点推动企业家二代、青年电商明白人等群体开展“双创”,大力营造互联网业态氛围。
发展农业电商。用“融合、共享、倒推、精准”互联网思维,抓牢“品牌、商品、人才、网络、物流”五大要素,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第三方运营平台布局,建设或引进行业平台、区域平台、特色平台,建立完整的优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网上营销体系。提高农产品线上交易量,解决农产品少品种、大批量和消费者多品种、小批量的矛盾问题,并由成本定价向体验感数据定价转变,使农产品经营获得更好受益。
开发网销产品。全市把质量认证、产品加工创意、营销创意作为网销的重点,挖掘内在的、历史的潜力,重点推广红心白菜等独特产品,体现大众食材生态价值,研究方便食品简餐包装。延伸电商产业链,建设小微项目创业梦工厂,孵化小型食品加工项目。引导企业面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开发小包装、高附加值产品,扶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加工项目和改良产品包装,着重体现产品安全性、健康性、时尚性、娱乐性,打造明星产品。
完善网销品控。全市进一步做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东北老三”品牌商标保护、维护工作,宣传推广通过欧盟认证的马铃薯、大米等品牌产品,完善产品质量监管平台,有效整合各部门检测资源,形成安全认证完整链条。采集产品前端数据,使用电子标签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安全认证和可追溯,通过附着统一标识、一物一码,提升产品信誉度,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发动农村的工、青、妇系统,对于地块所有人及经营农药、化肥的商家等相互交易过程进行电子留痕,对种植的全过程全部记录在案,突出不可复制的生产过程。
强化电商物流。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整合邮政网点、客运站、供销系统、农行网点、快递、乡村便利店和共青团、妇联等物流资源,采取电商物流补助、广告支持等方式,建设县乡村物流通道、服务站点和配套设施。推动物流业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物流服务能力,让主干物流尽可能向两端延伸,前端延伸到生产基地,后端延伸到消费者,解决最初、最后一公里难题。融合线上线下。以网商批发市场、集配仓储等形式,连接网络卖家和传统销售市场,通过代工合作、平台直销和社交推广,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店与网络市场融合、转型。(图片由讷河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