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0日讯(记者 杨帆) 近日,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表彰了“龙江最美人物”(司法所长),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八五四司法分局局长孙惠玲获奖。“人人都盼世太平,莫为小事把脸红,乡亲邻里手足情,宽仁礼让石变金,如有矛盾不要紧,申请调解早调停,人人都来保稳定,普惠和谐自然成”,这是孙惠玲在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农场”工作中经常说的一句顺口溜。

孙惠玲(右二)在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多年来,伴随着普法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的乐拍,孙惠玲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推进农场人民调解和社会稳定工作,为八五四农场的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孙惠玲还用满腔热情,唤起了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的良知,架起了这个特殊群体与社会、与人群的联系纽带,用心搭建了他们安心守法、勤劳致富的希望金桥,为弱势群体擎起一片蓝天。
孙惠玲以管理区为起点,以社区、学校为平台,从一部部法律法规入手,不断探索法治宣传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新形式。近三年来,孙惠玲给青少年上法治教育课27场,受教育学生16800人次;开展街头法律咨询活动29场次,接待群众咨询1630人次;举办法治讲座26期,运用法律大集宣传法律29次;宣传讲解28部法律、法规,受教育人数达3万人次。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法律的角度支持、理解农场,为农场普惠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法治环境。
为适应新时期普法工作需要,孙惠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注册新浪官方微博“@八五四普法”,构建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形成新媒体普法平台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同时,将身边的真实案例写成短剧,自导自演,拍摄法治微电影《信任的代价》、《无言的骗局》、《后悔的灵魂》,并在牡丹江管理局“法治生活、有你展现”微电影评选活动中荣获三连冠,真正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正能量。
2014年,在孙惠玲的指导下,在场直中心位置建成了法治文化主题广场,为法治宣传教育增添了新的平台。广场内随处可见法治小故事、法治小常识、法治漫画,林荫小道、花草丛中,不时能看到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语,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崇尚法治精神。人们在此休闲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法律知识,接受了法律教育。
农场14作业站刑满释放人员毛某是八五四农场的“有名人物”。刚满18岁,他就开始了监狱生活。因犯盗窃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由于他在狱中接受教育表现突出,减刑4年提前释放。毛某出狱后,父母皆已去逝。家里没有亲人,他情绪非常低落。面对无家可归的他,孙惠玲及时与毛某结成扶贫帮困的对子。她积极为毛某跑贷款,帮助毛某购买一台50型运输车,使其找到自信。在农忙季节里毛某不怕苦、不怕累,为农户拉种送肥跑运输。冬季农闲时,大部分人在家猫冬,而他却在紧张忙碌着。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毛某不但还清了贷款,还购买了一台水田504车和收割机,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看到这一可喜现象,孙惠玲积极宣传他的事迹,专门制做了专题片《浪子回头致富记》,调动更多的刑满释放人员向致富路上迈进。
近三年来,孙惠玲主动调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农民工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纠纷,广泛参与房屋拆迁、物业管理、交通事故赔偿、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处,共调解纠纷227件,无民转刑案件发生。作为最基层的司法分局局长,孙惠玲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行政人的职责,心系百姓、情予人民,汗洒农场大地,用最朴实、最诚信、最实在的工作让八五四这片热土安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