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垦区美丽乡村: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上(下篇)
2017-07-28 06:36: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赵亚东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牡丹江农垦管理局养老服务中心。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航拍

  美丽乡村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了文化的灌注和传承。北大荒精神历经七十年的沉淀和锻造,必须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垦区整体推进乡风文明,着眼于提升群众素质,大力倡导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破除陋习,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新农村精神风貌,用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农场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把群众热衷参与的文体活动深入推进,通过不同的载体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进行继承和发扬,使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北大荒的人文内涵。

知青们返回新华农场看第二故乡的可喜变化。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在八五三农场的“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术学校”,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文艺表演形式都熔铸了北大荒的精神光芒,孩子们一边学习一边接受北大荒精神的教育和鼓舞。悠悠琴声诉说这片神奇的土地的如歌岁月,翩翩舞姿跳跃着北大荒的激情。在普阳农场的北大荒芦苇画创作基地,用芦苇制作的一幅幅画作,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北大荒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绥滨农场以“老龙坑传说”为基点的独具魅力的“龙门福地”文化,汇聚了龙文化、界江文化、北大荒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二月二开耕节、龙江第一渠提水节、社区消夏文化节等传统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已成为鹤岗、佳木斯地区热门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美丽乡村,有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延绵不断的文化传承,也不能让一个群众掉队,改善民生服务百姓,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八五三农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农场在精准扶贫上见成效,对586户贫困户家庭实施精准扶贫,结合转方式、调结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户落实帮扶项目、制定脱贫计划,落实种植、养殖、装修等项目扶贫53户,落实安置长期性就业、临时性、公益性就业扶贫234户,以捐资助学、“爱心联盟”等形式实施扶贫7人,将80万元共富贷款发放到困难职工家庭,通过“精准扶贫”已有300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