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8日讯(王烈 记者 周秘)上下班高峰期,在绥化市区的一些十字路口,你会经常看到他用规范的手势指挥车辆行人有序行进,干练而敏锐。从警三十年,他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路畅民安”的交管誓言,用忠诚和奉献诠释了“人民交警为人民”的大爱情怀,他始终奋战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创新在一线,用忠诚践诺,成为公安战线一面旗帜。他就是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绥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北林大队大队长曹文玉。

曹文玉检查校车。
树立标杆,叫响向我看齐
从入警那天起至今,双休日、节假日他从未休息过。担任领导职务后,要求交警做到的,曹文玉首先自己做好。他曾三次手术都是刚下手术台便返回单位继续工作,在办公室一边点滴,一边部署工作,也是交警们司空见惯的场面。
由于交警的职业性质,经常会受到车主和驾驶人的“诱惑”,曹文玉经常教育干警“不抽驾驶人一支烟、不吃车主一顿饭,就能把工作干好!”这些年来,对违法驾驶人他一直严守法律的天平平等对待,无论地位高低、亲疏远近,一律严处严罚,为干警做出表率,给民警筑牢廉政思想防线。近年来,大队未发生一起干警违法违纪案件。
曹文玉所在的北林大队辖区范围广,任务繁重。作为道路交通管理者,他针对中小学校门前交通秩序乱、违法停车严重的现象,深入学校、家长中间广泛开展调研,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率先在学校门前设置了“护学岗”。每逢早晚上下学时段,他总会第一时间来到学校门前,疏导过往车辆,护送师生过马路,在道路上开辟了亲民利民的绿色通道,至今已坚持了近10年,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他迎来送走了一批批的学生,接触了一批批的家长。无论风霜雪雾、严寒酷暑,他都履行着一名交警的职责。“曹队的工作特别认真,已经升学甚至已上高中的学生,见到执勤的曹文玉将总要亲热地喊一声:‘曹叔叔好!’”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作为大队长,曹文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交通最繁忙的时候,交警们在三尺岗台上和堵塞路段,时常能看他忙碌指挥、疏通交通的身影;在最危险的抢险救灾现场,交警们总是能看到他冲锋在最前的身影;在重大、疑难交通事故现场,交警们依然能看到他勘察现场、救死扶伤的身影……
2011年全省开展的“三超一疲劳”专项行动会战中,当时,背部长着肿瘤的曹文玉常常被病痛折磨的直不起腰来,他到医院检查时,随身穿的警服已被脓血渗透,在场医生见此情景无不动容:“这么重了怎么才来治?得马上手术”,但他一下手术台又返回了工作岗位。2016年12月份,为了雪后道路安全畅通,他在清理小区周边积雪时不慎被铲车撞伤,肋骨严重挫伤,但他没有住一天院,强忍剧痛坚持上路,一手捂着腰部,一手指挥疏导交通。
“成绩和荣誉都是人民给的,在职一天,我就要竭尽所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百姓。”这是曹文玉常说的一句话。
以人为本,彰显大爱情怀
“交警的责任在道上,人民的幸福在心上”,这是曹文玉同志对交警责任的诠释。 2003年春,曹文玉在报纸上看到重度脑颅骨损伤的名叫姜国栋的21岁小伙子因没钱将停止治疗的消息后,立即前往康复中心了解情况,鼓励其母亲对儿子的康复治疗要坚定信心,还协调民政部门核销医疗费,发给补助资金等。8年来,每逢年节,他都会去看望姜国栋,平常也会并尽其所能帮助他解决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目前,姜国栋病情已经逐渐好转。2016年春节前夕,姜国栋的母亲满含热泪将一面写有“执法一身正气,助残满怀爱心”的锦旗敬赠给曹文玉,感恩他多年来对姜国栋的帮助和关怀。
2012年7月,绥化市区遭遇数年罕见暴雨,多条路段积水,最高水深达1.1米,很多车辆行进缓慢,交通濒临瘫痪,为了确保道路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曹文玉在水中连续奋战7个昼夜,监测水位,疏导交通,救助困在水中的群众。30日凌晨1:30,海玲公寓一名70多岁老人突发心脏病,由于积水过深,无法横过道路,曹文玉同志立即冲入水中将患病老人背上警车送往医院抢救,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但他却因为昼夜连续奋战晕倒在水中。
2015年3月21日,绥化市腰房村村民王女士因产后大出血急需从绥化转往哈市救治,曹文玉接到求助电话后,亲自为病患车辆开路,顶风冒雪连夜将病危产妇送到哈市医院,为抢救病危产妇争得了宝贵时间。事后,患者家属送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和一面绣有“交警车鸣哈绥路 雪夜抢回母子命”的锦旗。
侠骨柔肠,引领社会风尚。据统计,多年来,曹文玉为群众做好事200多件,收到锦旗43面,感谢信71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