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28日电 28日,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迎来降雪,较2016年同季节降雪提前37天,距离2017年立夏飘雪仅相隔3个多月。

这是8月28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境内拍摄的雪景。

这是8月28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境内拍摄的雪景。

8月28日,一辆汽车在雪中缓慢前行。
28日一大早,当地居民纷纷换上厚厚的棉衣抵御突如其来的寒冷。与城区的雪不同,漠河周边森林里的雪量较大,雪深超过5厘米,大批游客在神州北极提前感受了北国的初冬美景。
记者从漠河县气象局获悉,中国“北极”漠河全年雪季长、雪量大。2017年5月5日立夏降雪,距离本次降雪的时间仅相隔3个多月。对比2016年10月4日的秋季首轮降雪,今年同季节降雪时间提前37天。
28日,漠河最低气温0.5°C,最高气温6.8°C,与中国南方多地产生约30°C的温差。截至中午,漠河县降雪已转为降雨,累计降水量5.0毫米。漠河气象台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信号,提醒农业、交通等行业做好防寒、防霜冻准备。
据了解,由于今年秋季漠河霜冻降温较往年提前近半个月,对正处于成熟期的农作物可能造成低温冻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
责任编辑:王艳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