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六个一批”力促创业就业
2017-09-03 07:37:0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3日讯 近年来,双鸭山市切实把实现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推进“六个一批”创业就业工程,最大限度地扩大本地创业就业,全力推动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

  行得通:创新就业创业模式多样化

  新增项目容纳就业一批。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就业的根本,强化内引外联、引联挂靠,通过引进建设一批项目,创造就业岗位。

  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针对双矿职工实行组织化分流安置,在市、区两级17个单位增设公益性岗位,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又创造就业。顺利完成双矿公司两批次转岗分流任务和6个独立工矿区“三供一业”人员接收任务,累计接收人员8634人,占龙煤集团转岗分流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四煤城担负压力最大、分流动作最快的城市。

  创办餐饮夜市带动一批。投资571万元建设了三江平原餐饮夜市、宝山区小商品夜市,免费提供就业岗位1430多个,为创业者减免摊位费用300多万元。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扶持一批。将市本级24.5万平方米、1641套政府棚改项目国有闲置商业用房免费提供给创业者使用,既减少营商成本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又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搭建电商平台实现创业一批。市县(区)两级全部成立了“双创”孵化中心、电商创业产业园,以全新的电商、微商营销模式和示范、培训、物流等多功能服务体系带动就业创业,引导更多人加入电商队伍。

  扩大劳务输出转移一批。实施“市场化运作、技能化培训、组织化输出、一体化服务”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前7月全市自主外出务工人员5.2万人,成建制地组织困难群体6批次、457人赴深圳、天津、上海等地就业。

  做得实:重视思想引导职业培训

  双鸭山市坚持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全力营造创业就业浓厚氛围。市委“百姓宣讲团”以“创业创新”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巡回宣讲,从各县区、各行业抽调12位创业就业代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广大民众创业创新热情。同时,在各种媒体开辟专栏介绍宣传创业就业典型。7月中旬,组织市直各新闻媒体,到发达地区采访报道26名创业典型、劳务输出人员,带动更多的务工人员外出创业就业。

  实施“一对一”的精准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效解决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对应的问题。年初以来,依托双鸭山职业教育集团及各职业学校,全力构建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能力。同时主动联系用工单位,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务工者的劳动技能。

  走得远:强化内引外联服务保障

  针对以往外出务工盲目性大、找工作难、收入低、权益难保障等实际问题,双鸭山市坚持“党政搭台、部门牵线、企业参与、群众自愿”,推动劳动力成建制走出去。

  年初以来,全市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相关部门,数十次赴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北京、天津等地实地考察,与用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对接,详细了解用工数量、入职条件、薪资待遇、职工福利及未来发展规划等,争取了一批工资待遇高、技能要求低、发展前景好的就业岗位。

  在推进“六个一批”创业就业过程中,努力实现就业服务由阶段型向全程型转变。建立了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明确了县(区)属地管理责任,列出“任务书”、划定“路线图”、排出“时间表”全力推进落实。

  为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当务之急和后顾之忧,各县、区建立了养老服务中心,为留守老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特殊照顾,把务工人员从家庭负累中解放出来。全市志愿者服务队和机关干部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等爱心帮扶活动,为外出务工家庭留守老人、儿童及时给予救助。各县、区根据外出务工人员实际情况,出台了免费体检和提供飞机票、行李箱、生活用品等多项扶持政策,减轻外出务工人员负担。在外出人员较多的地区建立了为期3个月的外埠服务站,确保务工人员出得去、干得好、留得下、稳得住。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