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自2014年起,桦南县就成立了市政维修队,缓解道路维修改造压力,采取点式维修,保障道路通行功能。三年来,累计投资1800余万元,维修破损路面11万平方米、人行道及理石9万平方米,更换边石13万米。投资2.45亿元,完成了40余万平方米的道路改造升级工作,完成沥青罩面道路29条,建成排水管道13公里,维修改造各类检查井、雨水井1.2万余座。2017年,市场街、铁西街、学府街等13条路段改造升级工作已全面启动。在道路改造的同时,将边石、人行道、排水、绿化带、商铺台阶、路边线杆一并进行改造及整合,配建地下通讯管廊3600米,确保了每一条改造道路一步到位,不重复施工,逐年阶梯式推进。
桦南县城现有居民住宅小区250个,城区主次干道共58条,已形成了“四横、五纵”的路网主体框架。不断提升城市亮化功能,三年来,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安装路灯3220基、28489盏,主次干道两侧楼墙体亮化138栋,维修更换各类灯具5万余盏,更换了主街路过街灯饰100幅,提升了城市环路亮化功能,重点打造城区亮化节点5处,对楼体亮化、路灯采用经纬控制,统一操作,提升了城区亮化的观赏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不断扩大绿地面积。坚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三年来,累计投资7100余万元,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绿化提档升级,重点打造了向阳山杏花谷工程、蔚秀园扩建工程、德胜食品游园绿化工程、桦西湖南湖绿化工程、明义花山绿化工程、滨水风光景观带工程、延鹤大公路6公里景观带工程等10余处重点绿化工程;重点打造幸福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完成前进路与新兴路交叉口、暗渠景观、四中游园等12处景观改造工程。共栽植乔木8.18万株、灌木237万丛、种植花卉99万株、摆放盆花12.4万盆、摆放木质花箱677个、播种草坪5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30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23.9%,为美丽桦南建设打造了一幅多彩城市画卷。
精细化管理 建前建中建后管护无盲区
三分建七分管,建前建中建后全程科学管护是关键。桦南县积极探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探索环卫管理市场化运营新模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集中开展乱搭乱建、破坏环境卫生、损坏公共设施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域“大城管”城市管理格局,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从解决露天烧烤这一城市管理难题入手。桦南县采取个体业户出资与县里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使170多家路边烧烤业主全部退路入室,并科学引导安装排放净化器,路通道洁,即卫生又环保。优惠政策还吸引50多家业户,统一到以皮革城为轴心的商贸服务一条街经营,解决了200多人就业。
引入PPP,建立清污保洁新机制。过去路面清扫、污水污物清理、清掏等工作靠人海战术,如今的桦南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力合一,机械化清扫率、清掏率已经达到75%以上,彻底告别了“一把扫帚扫全城”的艰苦局面,实现了全城每天产生的260吨左右生产生活垃圾日清日洁化。近年来,仅新购买环卫专用机械设备就投入资金1500万元,还投资1600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集车库、食堂、修理间、休息室于一体的环卫基地。
建立“大城管”格局。桦南县通过借鉴伊春、黑河、七台河、讷河等城市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市政建设、物业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县情实际的新举措。城市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桦南县城市管理办法》《老旧牌匾改造实施细则》《城市管理区域划分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推行“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行“大城管”体制。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坚持不懈开展了治理城市“六乱”,整顿市场秩序、清理占道经营,整治交通秩序、杜绝乱停乱放,整治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解决露天烧烤污染环境问题,规范了夏季夜市,实行晨查日清行动,利用早5点至8点时间,集中对街道两侧各类占道、乱贴等现象进行集中治理,保障白天街面整洁有序。通过加大投入,已经实现了环卫工作的清扫、清运、清掏、垃圾处理一体化。通过开展物业专项整治,切实加大行业监管工作力度;严格纠正随意降低服务标准或只收费不服务行为,促进物业行业规范服务,保障群众基本权益;严格实行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督促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分离,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竞争,扶持其做大做强;严格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加快对住宅小区开展物业服务分等定级标准工作,实行优质优价,体现质价相符,进一步推广物业服务“菜单式”模式,切实提高服务收费透明度。2017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共清理死车330余台,清运各类垃圾430余吨,清除各类侵占绿化行为3000余处,还百姓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农耕文化展区。

古长城景观。
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事业建设
提高水、热、燃气等基本保障水平。加强水源地建设和管理,取水井从原来的9座增建至15座,水质化验从原来的42项增加到127项;提升供热保障能力,新建管网46公里,改造升级管网88公里,城区现有供热面积约460万平方米,即满足新入网户的供热需求,又保障了老用户的供热条件不下滑;燃气方面铺设中压管线10公里,完成燃气入户约3000户;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污泥处置车间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5万吨,日处理垃圾能力达150吨,荣获了全省“三供两治”先进县的荣誉称号。2015年完成世纪广场改造升级工程,2016年完成了人工湖改造工程和体育公园的建设,并对3所公立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客运总站建成使用,依饶公路桦南段37.8公里紧张施工,完成了84个小区综合改造工程,解决了62个小区2万余户居民房照办理难题。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桦南县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力度,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35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新居。2015年申请国开行贷款5.4亿元,开工建设了5个棚改项目,改造面积30.92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启动了全县涉及拆迁最多、改造面积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桦东新城”,目前项目所有回迁楼房主体已完成,计划11月份进行回迁。2016年已批复的棚改项目为6个,项目计划征收2954户、计划建设回迁安置住房2394套、货币化补偿605套,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申请农发行贷款约4亿元,目前回迁工程主体施工基本完毕,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今年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推进了“景阳小区”“绿茵阳光”“印象老街”等棚改项目13个。近年来完成农村泥草(危)房改造总计完成了10155户,结合精准脱贫计划,预计到2019年完成全县剩余的9908户存量危房改造工作。
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县城美,小城镇美。在提高县城中心城镇服务功能的同时,又加快明义、金沙、土龙山、孟家岗、闫家等区域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明义乡、金沙乡、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等四个乡镇所在地,投入600万元,建设地下排水设施5公里。2017年,聚焦“全国一流、全省样板”目标,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重点开展了1个镇中村、5个示范村,完善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建设工作,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设标杆村20个。从整体规划,到具体实施,一条惠及民生的发展大链条,催热了全县自上而下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