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勤问遵科技守标准绝不走样
同方永江认识多年的东北农业大学戚国强教授,给方永江的评价是“听话”。戚国强教授说,做有机农业,要有恒心,要有执着的匠人精神,要不怕麻烦不图捷径不偷懒,在这些方面,方永江表现出别人没有的“听话”,只要是我们告诉他的科学种田方法和有机标准规范,他毫不含糊,坚决遵守。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方永江,后来上了函授大专班,而他做有机农业后,真正的学习场所是东北农业大学。十多年来,方永江几乎每周都要从五常跑趟哈尔滨,去东北农大讨教。而今因为他做有机农业积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时他也会被学校请去给学生讲课。
在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团队支持下,方永江的川北道合作社致力于活力农业、精致农业的开发。自2014年起,全力打造“鸭菌稻共育立体循环有机种养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利用鸭子除草、除虫、培肥、浑水、修剪、按摩。”“鸭子搅浑水,有利于氧气和养分的输送;鸭子用嘴嗑来嗑去寻找食物,相当于给稻秧修剪;鸭子在田间撞来跑去,相当于壮秧按摩。”在方永江的眼里,每亩稻田投放的十三四只鸭子,俨然已被当做有机水稻种植的好劳力。方永江说,“共育立体循环”还意味着同时在水稻田里可以挂富硒黑木耳,通过木耳这种耗氧性真菌,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水稻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两者互补,相互提升品质。木耳的载体是锯末子和稻糠,是最好的有机质,在木耳采收完以后可以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
通过鸭菌稻共育立体循环有机种养模式生产出的稻米,在2016年11月参加了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在杭州举办的“道米解香”优质稻米争霸赛,全国有100多家合作社和企业参加,方永江的鸭菌稻有机大米获得92.75分的成绩,荣获冠军。
用心求新做对生态有益的大农业
和方永江聊天,会时时听他吐露新词儿,比如“参与式营销”“创意农业”“有机4.0时代”等,并且他喜欢做很多“时髦”的事儿。
他卖鸭稻做众筹。2016年5月,绿色和平组织协助方永江的川北道合作社在京东网上发起了“包个鸭子囤点粮”的公益众筹,由五常市农委给做诚信背书,众筹资金定为10万元,不到25天众筹突破15万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他开微课做网红。就在记者采访前两天,方永江在“志同道禾产销对接网课”微信群里,做了一个小时的微课分享。在他网名“方大叔”名下,买他鸭菌稻大米的“米粉”就有上百位。
他为自己做代言。2016年8月,方永江被特邀参加了“中国(黔东南)首届有机大会暨国际有机峰会”,会上他做了15分钟经验分享,题目是“乡村合作组织与有机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201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首期“鸿鹄访学计划”在全国甄选15名优秀农民带头人,方永江网上报名成功入选,赴泰国北部清迈地区参访并做有机水稻种植实践的演讲。
他为社会做公益。方永江投资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用自己的人脉请来东农教授做学校的科技支撑和师资力量,并把培训学校挂上了东农“教学实习科研基地”和“生态农业与秸秆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的牌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实现农民免费培训。
他心系精准扶贫。利用鸭菌稻共育农牧循环模式实现一亩多收,增加农民收入,以此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他的合作社现有社员78户,2016年入社的25户全是贫困户,贫困人口56人,他要在三年内帮助他们实现全部脱贫。
方永江说,他心里有个“小九九”,那就是要在2017年打造“0”农药化肥一个屯,农田面积600亩;2018~2020年打造“0”农药化肥一个村,农田面积13000亩;2021~2025年打造“0”农药化肥一个乡,土地面积达到16万亩。将我们的鸭菌稻共育循环立体有机种养模式传授给更多合作社,让该模式得到良性循环。方永江说,二河乡目前有215家合作社,只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先进的种植技术,很容易整合起来,共同打造更完善的“生态乡镇”。
如今,方永江开始在有机种植的终端上琢磨好的销售模式。他的想法是,只有卖的好,有机种植才能吸引更多农民和合作社参与。至今他的合作社已经尝试过了直销、众筹、地块认领等销售模式,他打算再创新营销模式,发展参与式营销,让农民来不但能在二、三产业分得一杯羹,更能向第四产业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