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6日讯(吴惠娟 记者 付巍) 9月16日上午7时48分,中国旅客关桂刚走进绥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运联检大楼,通过检验检疫、海关、边检部门的查验后,顺利出境,成为首个经由绥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运联检大楼出境的中国旅客。标志着东北三省对俄口岸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环境最优、设施最先进的客运联检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第一个出境旅客关桂刚。
2012年8月1日,绥芬河公路口岸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历时5年,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年通关能力达到600万人次的绥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运联检大楼拔地而起。对绥芬河市打造全国一流的公、铁、空立体化国际口岸,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对接俄“滨海一号”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门升旗。李雅文摄
绥芬河公路口岸新建联建楼是公路口岸改造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还包括新国门建设及货运联检楼建设,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7.9亿元。据悉,改造前的公路口岸设计运能为年过货100万吨,过客50万人次。随着中俄贸易往来不断深化、绥芬河口岸影响力不断提升,既有公路口岸客运联检大楼以及货运联检楼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改造完成后,提档升级的绥芬河公路口岸,设计运能提升为年过货550万吨,过客600万人次,口岸通关环境和通关效率飞跃式提升。

旅客等待查验。
当前,设计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巍峨肃穆的绥芬河新国门已经竣工。登上国门后,游客可以观光眺望,一睹异国风貌,感受边境魅力。

绥芬河口岸全景图。
此外,新建货运联检楼、监管仓库已于今年初启动建设。设有进出境货物通道12条,道路、停车场及地面硬化20万平方米,绿化7.8万平方米及综合管网等其它附属工程。

绥芬河新建客运联检楼。
整个公路口岸改造工程计划2018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