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女社区主任给31个“边缘少年”一个家 让农村娃学习琴棋书画
2017-09-24 09:47: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王雅萱在医院照顾父亲生病的孩子。

  农村娃学习琴棋书画

  最喜欢和城里“妈妈”过周末

  因为全靠王雅萱个人投入,“快乐屋”开了两年后就关闭了。“边缘少年”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读书和看护,王雅萱不能放弃他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她向哈尔滨市农民工学校校长赵晓春“取经”,决定改变过去单一的资助和照顾方式,她开始去驻区单位、爱心企业“化缘”,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个有爱心的人都可以在业余时间对接看护这些孩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知心姐姐、爱心叔叔和“爸爸”、“妈妈”。

  她发现,从那以后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被安排得丰富多彩,去图书馆看书,去科技馆参观,去郊游。和王雅萱相处四年的新新,来自南方一个城市的乡村,父亲身体残疾,妈妈患有癌症,奶奶卧床不起,一家人租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以收废品为生,王雅萱第一次去新新家看到孩子在破烂堆里看书、吃饭的情景,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新新妈妈说:“看家里的情况,孩子几次提出不读书了,来城里这些年,孩子最大的愿望是走出这间废品屋,去看看哈尔滨有多大,但这个要求我们都满足不了。”王雅萱意识到,和生活照顾比起来,这些渐渐长大的孩子更需要精神陪伴。

  今年“六一”儿童节,她特意组织十余个和新新一般大的孩子去参观了航天馆、科技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现在一上班,她就开始搜集各场馆、景点的优惠信息,谁有话剧票、音乐会票、电影票她都要着,一到周末,孩子们就没闲着的时候。”社区同事们都知道王雅萱周末很忙,而孩子们最盼望的也是和王雅萱一起过“超级周末”,这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上游乐园、打保龄球、吃大餐……哈尔滨各大游玩场馆,我几乎都领他们去过了,但我有个条件,就是你得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王雅萱说,这些“边缘少年”还是非常懂事的,懂得感恩,她找来志愿者给他们补习功课,教他们学习琴棋书画,给他们的父母找工作,每个孩子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想给“边缘少年”建所学校

  让孩子们有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雅萱妈妈,我回来看你了。”

  自参加社区工作以来,王雅萱帮扶救助过的贫困儿童、孤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计其数,有很多人她已经记不住名字了,只是经常有孩子从外地回来看她,她便能回想起当初在一起的日子。现在王雅萱的登记簿上有31个“边缘少年”的名字,“过一两年,或者一两个月,有的孩子就会远走高飞,哪里好就往哪里去!”王雅萱说,她从不吝惜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费时间和金钱,只希望他们在城市、乡村间辗转的时候别丢掉自己的梦想,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

  社区书记侯喜亮曾给王雅萱算过一笔账,这五年来王雅萱花在孩子们身上有账可查的钱就达十多万元,不但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动用了家里老人的养老金。前几天,12岁女孩乐乐的妈妈去世了,双目失明的爸爸又突发疾病住院,王雅萱不但要跑医院照顾病人,筹集医药费,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不让孩子辍学。

  “这样的事在一个居住着9000口人的社区里时常发生,有时候你不操心,一个家庭就没了,你不管,一个孩子的一生就完了。”王雅萱说,现在社区工作人手少工作量大,这样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她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她希望政府部门或爱心企业能给“边缘少年”办一所类似的学校,让孩子们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而不是在自卑中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雅萱能把“妈妈”的角色担当得非常好,让大家称赞。“我现在有这几十个孩子很幸福,你想想,等我老了,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孩子们都来看我,那得是多么幸福的事。”

  傍晚,哈尔滨下起了大雨,王雅萱点亮了灯,一边安排社区工作,一边给几个孩子打电话:“‘超级周末’又到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想好了没有啊,作业写没写呢……”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