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第一书记”成为脱困转型新引擎
2017-09-25 08:15:2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25日讯 双鸭山正处于转型脱困期,市委经过大量调研分析认为,要实现脱困转型、全面振兴,如期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和带头人问题。同时,机关干部也迫切需要走出“温室”,到基层去经风雨、见世面,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发展本领,实现事业发展和锻炼队伍的双赢目标。

  双鸭山市委借中央、省委选派“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东风,自2015年11月开始,陆续向基层选派了770名脱产和半脱产“第一书记”,目前基本实现农村、街道社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第一书记”(半脱产)的全覆盖。解决以往选派“第一书记”形式虚化、干部走读、选派与成长脱节等问题,带动创建学习型、发展型、文明型、廉洁型“四型”党组织,涌现出了一大批想事干事、情系百姓、务实担当的优秀干部,成为引领发展的强劲力量和脱困转型的新引擎。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与村民吃住在一起,发动村民自行改造,将小南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打造成为周边市县一个集观光、摄影、农家乐为一体的民俗摄影旅游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新景点。

  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自2015年以来,双鸭山市的“第一书记”群体累计扶持创业项目800余个,引入资金3亿多元,促民增收5000余万元。

  双鸭山选派“第一书记”既着眼当下问题,又立足长远发展。针对不同领域,工作各有侧重。在农村,突出引领村民致富,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同时,破除封建迷信、酗酒赌博陋习,推动文明素质提升,强力推动“四型”党组织建设;在街道社区,突出引领幸福社区建设,开展各类志工服务、创业就业、帮困助残以及文体活动;在“两新”组织,突出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通过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大力倡导党员体现“工匠精神”、发挥模范作用。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