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3日讯 8月23日,哈牡客专最长隧道虎峰岭隧道贯通,两台自主设计的挂板台车驶入隧道替代人工进行挂板作业;9月6日,新建哈佳快速铁路全线铺轨完成,新型铺轨机提高作业效率两倍以上;9月9日,哈牡高铁第二长隧威虎山隧道贯通,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防水材料首次应用于高寒地带,防水效果提升60%以上……
金秋龙江,建设正酣,一张张捷报的背后记录着铁路人的汗水和智慧。
哈牡客专西起哈尔滨,东至牡丹江,全长292.9公里,沿线设哈尔滨、尚志、海林、牡丹江等12个车站。设计时速250公里每小时,客运专线开通后,哈尔滨至牡丹江的运行时间将由4小时30分钟缩短至1.5小时。
哈牡客专全线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岩层软弱破碎,地下含水量大,铁路部门在虎峰岭隧道中使用大管棚超前注浆、地面注浆等工艺对地层加固。承建虎峰岭隧道的中铁五局哈牡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形象地介绍说,“虎峰岭隧道浅埋段施工,就好像在一座“沙雕”下打洞,为防止上面的沙土塌落,要每挖一段后在洞里插上一些“牙签”来为“沙雕”加固,我们把近千根不同直径的钢管里注满水泥浆,打入隧道地层里来充当这些“牙签”,就是让隧道施工更加安全。”项目部还自主设计了可用于隧道内铺设防水板的挂板台车,作业效率比人工作业提高两倍以上。
作为哈牡客专第二长隧,威虎山隧道施工时,为防止开通后出现渗水、结冰、冻胀等危及行车安全隐患,隧道采用具有颗粒凸面的新型防水板作为防水材料,防水效果提高60%以上,这也是我国首次在高寒地区使用此类防水材料。
2014年开工建设的哈佳快速铁路全长3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每小时,为客货混用快速铁路,线路开通后,哈尔滨至佳木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50分。
东北地区温差较大,新建哈佳快速铁路使用的无缝钢轨对焊接温度要求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铁路部门采用边铺设边焊接的流水线作业,抢在入冬前将全线钢轨焊接完毕。为提高铺轨效率,作业中使用了新型铺轨机,铺轨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2016年11月,连接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的牡佳客专全线开工建设,全长10291米的七星峰隧道是施工中最重要的先行工程。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极易凝固,为此,铁路部门在隧道进出口建立了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和钢构件加工场。场区全部采用阳光暖棚封闭,棚内采用地热管道保证混凝土原材料不受低温影响。隧道内数控加工设备,保证构建的加工精确度和效率,隧道洞口搭设洞口保温棚保证冬季施工不受低温影响。
目前,新建哈佳快速铁路主体工程已完成90%,预计2018年3月进入调联调试阶段,6月份开通运营。哈牡客专也将于2018年底正式通车,牡佳客专2019年底通车。届时,将构建龙江东部“两小时经济圈”,中国高铁版图也将再添两条寒带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