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尤桂兰:家成了八岔村旅游“王牌”
2017-10-16 07:36: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佳薇 姜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10月16日讯 从那个雨天开始,她觉得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幸福的味道。

  2016年5月24日,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霏霏细雨。尤桂兰家里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一年多过去,近日,记者第三次驱车前往八岔村采访。走进尤桂兰老人家的庭院,看到矗立在小院门前的木制宣传牌、院里繁多茂盛的蔬菜和花草,熟悉的场景,一下子让我们回想起去年两次采访老人时欢畅的场面。

  两次的采访中,老人给我们讲起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关心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时她说:“我这辈子见过两位国家领导人,一生都值了。”1956年,尤桂兰作为赫哲族代表,赴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一辈子最珍贵的两个时刻,中间隔了60年,当年的花季少女,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作为八岔村发展的见证人,尤桂兰更真切地感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的牵挂绵延60载。

  尤桂兰见到我们时,轻轻甩开了搀扶她的孙子,冲我们抿着嘴微笑,双手顺着耳边拢了下有些散开的头发,又扯了扯衣襟。

  一年多时间里能够三次见面,我们和老人彼此都有一种亲切感,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位84岁的老人,虽然眼神偶尔有些迟滞,但交谈时的表情却十分专注。

  “你们去年来过。”老人的记忆力着实让我们欣喜。“上次拍我的照片,村里特意做了一本挂历,都在挂历上。”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挂历上那张她和儿媳手拿一串红辣椒的照片成为九月份的封面图。

  一年零四个月,尤桂兰的家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很想知道。

  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老人的家如今已成为八岔村的旅游景点之一。

  村里的人都说,“老太太是八岔村旅游的王牌、是网红。”记者看到,村文化活动中心前面挂着尤桂兰家的大照片。微博上的旅游大V常常寻名而来,拍几张老人的生活照,四海八方的游客都期待一睹这位曾被两位领袖接见的赫哲族老人的风貌。来看她的游客越来越多,她家客厅角落里摞起来的红色塑料凳也越来越高,这是老人特意为到访的客人准备的。

  采访中,巧遇两位来自佳木斯的摄影爱好者。客人说:“老人家,我们要拍赫哲人家画册,想给你家拍张全家福。”老人连说“好、好!”便让孙子从卧室里取出一件大红色的赫哲服装穿上,又叫来了大儿子一家,对摄影师提出的各种“造型”创意从不拒绝。尽管看上去动作已经有些迟缓,但依旧振作精神积极配合。从这位憨厚老人身上,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赫哲人“以礼存心”的重礼节品质。

  客厅的那面荣誉墙上有老人家中的另一个变化。

  去年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的幸福时刻。另一张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做客时的情景。照片中,一家五口,四世同堂,身着民族服装,将习近平总书记簇拥在中间。而今年新挂上去的,是一张长条形集体照和一张写有“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证书。这是今年5月,尤桂兰一家获得了“2017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就由儿媳尹春霞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让尹春霞没想到的是,又一次近距离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

  尹春霞对记者说:“我多幸运啊,两次近距离看见总书记,还握了手,照相时我就站在他身后的第二排,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总书记讲的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那些话,直指我心。我们得了这项荣誉,就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奶奶让我把荣誉书挂在墙上,说这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想提醒在外打工的孩子,这里是根。”长期在外打工的孙子褚小刚只要一有空就回来看看奶奶,他越来越懂得“陪伴是最好的孝心”。

  从小过着漂泊不定渔猎生活的尤桂兰,更珍惜有一个稳定的家的幸福。而年迈的她也成为全家人最大的牵挂,这一年多的每一个节假日里,在外打工的家人都会纷纷赶回来,聚到一起举杯豪饮,其乐融融。

  赫哲人是注重仪式感的。尤其是今年5月24日那天,尤桂兰老人的家中格外热闹,亲戚朋友身着鲜艳的赫哲服装,围坐在一起,唱起赫哲族嫁令阔小调,共同回忆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来家中看望交谈时的场景。

  “我现在还活着,还能说赫哲话,无论如何不能让赫哲文化在我们手里消失。我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学习赫哲族传统文化,让我的孩子学,让孩子的孩子学,让赫哲族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听得出,老人心中的这个愿望已融入她的生命之中。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十九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