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党的十九大代表姜驰:群众幸福生活的领路人
2017-10-17 16:2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丛兴云 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17日讯(丛兴云 记者 王明菲 编辑 马悦)“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不负重托履职尽责。”金秋时节,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又多了一份令人羡慕的收获——村党支部书记姜驰赴北京参加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17年前,47岁的姜驰面对村民喊出“我一定要带领大家从穷窝棚走向致富路,让福祥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姜驰脑袋里装满百姓致富的梦想,她立刻把思路转移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来。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将全村低产旱田改成水田。

姜驰了解村民家庭成员情况。

  方向有了,但要改变农民几十年种田的“老皇历’,难上加难,村民怕赔钱,没有胆量改。面对村民对旱改水的顾虑。姜驰掷地有声地压上了全部身家。“你们放心大胆改,有困难我来解决,种水稻挣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

  群众心里有了底,但旱改水资金怎么办?村里前几年贷款都没还,村民们磨破了嘴跑细了腿,信用社也不开情面。姜驰找到信用社主任苦苦恳求:“把我家的房子、拖拉机押上行不?”信用社主任被姜驰的无私精神感动了,同意用资产抵押贷款,但必须先把陈欠还一部分。姜驰马上回家拿来5000元钱为村民垫付了陈欠。贷款解决了,但村里没有高压线,座机抽水,每垧地得多花500多元。姜驰又一瘸一拐地到市电业局协调,为福祥村架上高压线。那年,种水稻农民平均每户比种大豆增收3000多元,沉寂多年的福祥村有了欢快的笑声。

  以稻治涝开了好头,姜驰又把心思转到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上。她听说种植一垧地甜菜能挣一万多元,是个值得推广的好项目。但又怕农民有守旧思想,她便把自家9.6亩口粮田拿出来作为育苗基地,动员亲属试种甜菜。并向市甜菜局积极争取,使甜菜纸筒育苗苗床基地项目给了福祥村。2007年,富锦市甜菜纸筒育苗现场会决定在福祥村召开。可那年春天雪大,最深的地方雪深达1米多,扣棚育苗的工作量非常大。姜驰不顾病痛,带头扛雪担土,每天都要干到晚上十点多才收工,保证了现场会在福祥村顺利召开,现场会后,市甜菜局将福祥村确定为试点村,为福祥村引进设备,实现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甜菜种植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原来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农民纷纷加入到甜菜种植大军中,不到两年时间,福祥村甜菜种植户就发展到50多家。2011年全村共发展甜菜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纸筒育苗700亩,成为名符其实的甜菜种植专业村。仅此一项,就使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姜驰了解农机使用情况。

  没有农机现代化,就没有福祥村现代农业的幸福远景。为了从根本上打破农业“小而全”和种“花花田”的落后生产格局, 2009年福祥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在努力积极申请国家补贴的基础上,采取集资入股、按股分红,走股份合作制的方式筹集资金,引进了大型机械和配套农机具, 2011年姜驰又带头集资购买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现在,农机合作社总资产己超过700万元。据统计,福祥村采用大型机械联合作业,仅整地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增收20多万元。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极大地提高福祥村及周边村屯的农业机械化率,为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粮食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姜驰同村民谈心。

  村民的日子日见红火,但姜驰带领群众致富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带领村民完成原始积累的姜驰把发展目光投到村级招商引资及大项目建设上来,动员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思想观念,依托村级区位优势和水田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多方联系、洽谈,最终与浙江省江山市盛发粮油贸易公司达成协议,计划在砚山镇福祥村西、富宏路东建成一个占地4.5公顷,总投资5000万元的精制米加工厂。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水稻5万吨,实现产值过亿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这些年,姜驰为福祥村13名大学生担保借款16万元,为30多困难户解决资金100多万元,个人捐助的款项无法计算。

  福祥村环境美起来了,村风正起来了,可作为村书记的她仍不满足。近年来,在姜驰的一再坚持下,福祥村先后从市改水办协调了16万元,从省扶贫办协调了10万元,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结束了福祥村吃浅井水的历史;抓住国家“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的机会积极协调,为全村安装有线电视,入户率实现100%;建立完善了村图书室和活动室,配备各种报刊、杂志200余种,图书1000余册。自姜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十余年时间里,福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最初的200多万元欠款现已全部还清;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600元提高到2016年17500元,翻了20多倍;全村砖瓦化率达98%;原来村里的30多个光棍已有27个娶了媳妇成了家。福祥村新农村建设的路越走越宽广,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越来越足。群众都说姜驰是他们“幸福生活的领路人”。

责任编辑:马悦

【专题】十九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