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讯 近年来,富裕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其“扶持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被“精准扶贫采访行”的新华社、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齐齐哈尔日报和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赢得了群众点赞。
发展规模养殖促增收。富裕县犇欣牧业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位于富路镇小来克村,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总投资12亿元、占地2000亩,规划奶牛养殖规模3万头,共分“三期”建设。牧场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充分融入现代生态智慧牧场设计理念,将整体功能划分为牧场、高标准农田、有机水田、牧草种植、奶牛文化展示等区域,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充分发挥了生态观光功能。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和扶贫双赢,更好地实现产业带动脱贫,富裕县采取打捆使用扶贫资金、集中入股投放企业的办法,整合专项扶贫资金2100万元,与银行合作,以年利率8%投入犇欣牧业,由银行负责资金抵押监管。2016年末,实现168万元效益分红,支付给全县10个贫困村,带动2405户受益,年户均增收700元,今年的成效将更加喜人。
发展水田产业促增收。年初,富裕县委、县政府整合扶贫资金890万元,投入重点贫困村之一的龙安桥镇兴裕村集体领办水田合作社,实施“旱改水”项目3500亩。据介绍,亩产千斤左右、总收益可突破100万元,其中402户贫困户通过效益分红,户均增收约1870元;17户通过耕地入股分红,户均增收约5300元;50人通过务工增收,人均可增收1800元;村集体分红可达15万元。
兴办旅游产业促增收。近年来,该县坚持以“能人办旅游,旅游带扶贫”为切入点,把龙腾生态温泉度假庄园作为载体,通过发展旅游和特色养殖产业,辐射带动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在旅游产业带扶贫上,整合小河东、东塔哈和五家子3个村扶贫试点项目资金600万元,入股企业参与旅游开发,探索扶贫资金按股分红模式,村集体每年按10%保底分红,每村每年能从企业利润中分红20万元,带动3个村423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可增收1135元。
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促增收。富裕县还依托“喜利特种养殖合作社”,养殖大雁2万只;每年免费为20户贫困户提供500只雁雏,年底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年均增收2500元;小河东村利用700万元扶贫资金建大雁养殖场,确保150户贫困户受益,户年均可增收1600元。成立绿岛种植合作社,吸纳15户贫困户入社,流转耕地750亩,每亩租金500元,通过种植绿色蔬菜和水稻,户年均增收19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