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创新党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培育特色经济 黑河市爱辉区党建领路"老边疆"焕发新活力
2017-11-22 14:57:22 来源: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韩玉洁 朱占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22日讯 爱辉区紧紧围绕实施“创边疆特色党建、促黑河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边疆安宁的坚固基石,“老边疆”焕发了新的活力。

  创新党建载体,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新方式方法,实施贴近群众需求、务实管用的党建活动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开展以创建边疆民族党建新气象、创建军地共建新业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争当“富民先锋”、“为民先锋”、“服务先锋”、“兴业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亮四先锋”活动。党建活动载体开展以来,全区共设立党员先锋岗1800多个,3000余名党员干部做承诺、亮身份,实施挂牌上岗,比作风、比业绩,涌现出100多个明星示范窗口,600余名为民服务标兵。各级领导干部在基层建立党建联系点157个,联系贫困户800余户,记“民情日记”千余册,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了干部的作风,改变了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

  弘扬民族文化,拓展边疆党建活动实践内涵。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和宣传力度,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边疆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设立非遗项目保护专项资金,举办培训班,培养接续人才。积极动员党员、群众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发挥少数民族老党员“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向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拜师学艺,结成民族文化传承对子,壮大民族文化传承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邀请达斡尔族学会成员进行民族语言、歌舞授课。新生鄂伦春族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民族语言课,开展狍皮、桦皮、剪纸等手工技艺传授的课外活动,让少数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注重少数民族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培养,组建刺尔滨鄂伦春族艺术团等3个少数民族艺术团体,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开展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创作一批让广大党员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的文艺作品。成功举办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瑷珲历史文化论坛、纪念达斡尔族南迁360周年“库木勒节”、瑷珲“上元节”系列活动,边疆民族文化实现汇聚交融。

  培育特色经济,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干部,特别是产业带头人的能人优势,把专业大户、能人党员和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发展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合作化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依托沿江和土地肥沃的优势,开展场区合作共建,全乡一半以上农民从土地中摆脱出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场模式化栽培示范乡镇。筹资2700万元,出台十余项扶持政策,在外三道沟村、大乌斯力村相继组建了勇胜、嘉兴两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外三道沟村实现整村“带地入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区3个民族乡、24个民族村在工商部门注册专业合作社50个,占全区合作组织23%,吸纳社员1554户,合作社种植面积达9.5万亩。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乡村党员带头调结构、带头闯市场的作用,在种植养殖技术上进行“传、帮、带”,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现代农业。四嘉子满族乡地处城市近郊,扶持发展绿色、健康、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培育近郊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打造成沿311省道,辐射黑龙江下游县市的节点型乡镇,该乡菇、黏玉米、西瓜等无公害经济作物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菇之乡”;新生鄂伦春族乡以“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引进黑龙江省牧岚牧业有限公司投资落户新生村,鼓励其他散户加入公司进行规模饲养。目前,牧岚牧业新建圈舍2000平方米,预计年末育肥牛存栏达到150头。

责任编辑: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