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8日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北安市主动顺应干部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转变干部监督方式,创新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方法,提高了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监督手段上,由任期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改变以往以干部任期为监督重心的状况,对领导干部的任前、任期、离任进行环环把关、全程监督。在领导干部提任前,推行了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实行任前公示制。在任期内,建立了年度述职、日常监督、换届考核、专项督查等相结合的立体式干部考察监督体系,对领导干部开展全方位监督。在离任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建立了审计结果反馈和整改回访制度,把审计结果作为干部升迁和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防止“带病离岗”。近年来,先后对16名单位部门“一把手”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监督领域由工作圈监督向“八小时外”监督转变。通过组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义务监督员和群众监督等方式,将监督触角从领导干部的工作圈延伸到住宅搬迁、休假住院、子女升学、婚丧嫁娶等生活圈、社交圈,从单位延伸到社区、家庭,从干部的“绩”延伸到“德”,形成对领导干部“三圈”和“德”的全方位监督格局。通过改进考察方法,扩大考察渠道,增进考察深度,把“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结合起来考察,与干部提拔、交流、降免紧密挂钩,真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监督关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防范转变。该市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将定期约谈、诫勉谈话、不定期暗访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及时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状况,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严守干部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对重大项目和重要经济活动,提前安排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并对领导干部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对新提任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在思想态度、工作落实、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分别向存在信访举报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发送函询,并进行告诫约谈,责令限期整改,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