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9日讯 近年来,黑河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夯实卫生医疗事业基础,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提升市民幸福感。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黑河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强力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计划,参保人群逐年攀升,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报销比例和额度不断提高,保障项目不断增加,制度建设有了新突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2015年开始启动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补贴,两年共对全市400多家用人单位3万多人拨付补贴资金1500万元。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大幅提高保障标准。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养老服务业初具规模。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近年来,黑河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全市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10所,创建市级一类幼儿园29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8.9%,普惠性幼儿园幼儿覆盖率达75.5%,进一步解决了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9所,占规模以上学校93%,孙吴县、逊克县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建设任务,通过了省级验收。今年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市直和爱辉区高水平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实施学区制、集团化、联盟发展等教育管理模式,大力推行“配额制”和“阳光分班”,有效解决“择校”和“大班额”等问题。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现了“阳光分校”和“阳光分班”。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考成绩实现“六连增”,2017年文理一批次、二批次上线率分别比2011年增长10.71个百分点、20.79个百分点,31名考生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艺体类的最高学府。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市15所高中学校组建教育联合体,推进了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黑河市、五大连池职教中心学校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示范学校。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教育投入持续增长,2012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达到104.47亿元,较前五年增长59.72%。教师素质明显提升。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大力实施精准教育扶贫,加强对口援建贫困村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了教育在全市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俄教育交流合作取得实效。彰显口岸城市教育特色,深化中俄校长、教师、学生层面交流合作。
医疗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黑河医疗卫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这得益于“十二五”期间黑河医疗卫生计生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卫生计生领域改革圆满完成,成立黑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跃上新台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调整5个县级试点政府办综合公立医院和中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保持100%,非基本药物采购额控制在30%以下。全市共组建医联体17对,实现市、县域内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双向转诊率较去年同比增长200%以上。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疾病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卫生监督力量不断强化,卫生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全市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保持在100%。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环境不断优化,完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34个,中医重点专科16个,市区各家医疗机构整体提档升级。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十二五”期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8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加6.75亿元,增速达136.92%,共开展建设项目345项。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强化医务人员技能,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近万人,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引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