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桦南县积极构建林下经济产业化格局
2017-12-19 13:24:29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李广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19日讯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西麓,地势东高西低,素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东、中部属于山区半山区,西部属于低洼平原区。近几年来,桦南县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浅山区农业县的地域优势,把林下经济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举全县之力,稳步推进,形成了以发展大榛子为牵动,以发展林菌、林果、林药为支撑,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大榛子、沙棘果为特色的林果产业;以黑木耳、香菇为特色的林菌产业;以紫苏、中草药为特色的林药产业;以绿色有机山野菜为特色的林蔬产业等四大产业。

  近年来,在林下经济发展实践中,一批乡村科技领军人才带领农民成功地发展了黑木耳、大榛子、沙棘果等产业项目。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适度扩大规模、提档升级,建设标准化基地,打好林下经济产业化的基础。由此,桦南林下经济迅速跃起,大榛子、黑木耳、香菇、紫苏由原来的分散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生产,农民在产业化发展中获得了巨大效益。

  孟家岗镇群英村136户农民种植黑木耳4千万袋,总产值1.2亿元,木耳户人均收入超8万元,带动周边12个村共计300多户,形成黑木耳产业。由原来的露天地摆发展到垂直挂袋,采用木耳生产新技术,省时省力,便于管理,产量高、质量好、效益更好,产品远销省外8地市。孟家岗镇西平村青年农民佟春生10栋大棚,挂袋20万个,产木耳0.65万公斤,其中5000公斤批发给牡丹江一带商贩,每公斤70元;精包网络直销1500公斤,每公斤100元。扣除生产成本,纯获利10万元,是种植粮食效益的20倍。

  着眼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际,桦南县完善《林下经济产业扶持办法》。改变过去分散单一投入办法,统筹整合相关领域资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大户、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给予重点投入。加快金融创新,通过林权抵押和农企联保,扩大借贷覆盖面。借助扶贫政策,争取项目资金,缓解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难题。

  把名优企业落户桦南作为林下经济产业化的重点,近年来,桦南县引进了黑龙江蓝谷、华腾、绿野紫苏等有限公司,解决了部分林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中的难题,牵动了全县黑木耳、紫苏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证。

  引进行业旗舰型企业,通过高科技研发,补齐林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科技人员奖励机制,对实现产业化的溢出成果给予奖励,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组织农、林相关部门科技人员深入到产业基地,对各类种植进行面对面指导;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特定方式、特定操作规程组织生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变粗放种植为科学生产,进而实现重点打造东部大榛子、紫苏、中草药种植示范带,北部黑木耳、香菇示范带的发展目标。

  同时把强化品牌建设作为林下经济经营体系的关键,改变生产模式,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加大白瓜、紫苏等特色种植产品地理标志宣传力度,申报桦南大榛子国家地理标志和绿色产品生产认证,培育优质林下产品品牌,争创省、市著名商标。

  目前,桦南林下产品黑木耳、紫苏、大榛子、沙棘果等已经形成规模,由政府搭建平台,成立名优产品行业协会;以专家、能手为骨干形成产业集团,共同面对市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作用,推进特色农产品进驻电商平台,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林产品营销体系,不但种得好,还能卖得好;以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