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讯 十九大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为汤原县太平川乡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招商引资、实施惠民工程等工作注入新动能。产业带动调优结构,贫困群众脱贫路上不孤单,农民致富路上唱新歌,一张幸福蓝图正徐徐展开。
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乡利用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丰富物产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吸引黑龙江省冠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亮子河烤鸭蛋项目,此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水、电、厂房改造全面完成,加工设备购置到厂,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培训。项目预计年消耗原材料1000余吨,出产烤鸭蛋近1200万枚,年收入3600余万元,纯利润700余万元,培养40户蛋鸭养殖专业户,每户养殖1000只以上,增加就业岗位200个。
借助地理优势,这个乡以抗联特色和雪乡风格为主,在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上大做文章。在竹青村(含香山屯)规划了特色采摘区、山参认领区、旅游接待区、驴友宿营区、广场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发展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农家乐8户,目前已经完成民宿3座,高标准硬化、绿化、美化和新建特色栅栏8500延长米,新建休闲广场2200平方米,为打造旅游专业村奠定基础。
太平川乡在试种300亩旱稻喜获丰收后,在太安村打造了寒地水稻旱作千亩连片种植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对78户农户零散地块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连片规模化种植。通过园区示范引领,农民种植向多样化、新型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亮出“旱稻之乡”新名片。目前,全乡水田面积达到2.3万亩,种植芽豆、红小豆等经济作物3万亩,新完成旱改水5000亩,落实育秧大棚100栋。
借政策的东风,这个乡努力发展草喂牛、粪施地、地产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套农机设备给予50%补贴,每套农机具最高补贴50万元,对稻草养牛产业活体抵押贷款给予年利率50%的贴息。与此同时,金谷源种植合作社在庆兴村建设了2个单元存栏600头的黄牛养殖场,综合利用占地3000亩的庆兴“互联网+农业”示范园区,打造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可带动2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太平川乡利用光伏发电助力脱贫,在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全部建设完成,并网发电,预计每村年可增收10余万元。大力发展木耳项目,在太华村园区原有30栋木耳大棚基础上,再建吊袋木耳大棚20栋,现已投入使用,还计划在义兴村新建木耳大棚100栋,将带动100户村民增收。目前,全乡木耳大棚共137栋,新建木耳大棚50栋,木耳总量达到2200余万袋。
年初以来,太平川乡党委、政府在机制上明确分工,通过分街设立保洁员,开设荣辱榜等机制,奖优罚劣,在管理上做到精准到位,使得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实现新突破。竹青村和义兴村硬化路面2.4万平方米,铺设边沟1.7万延长米,安装路灯180盏。继续完善太安村和太华村提档升级,共栽植金叶榆、王族海棠等绿植1.3万株,种植花卉40余万株。这个乡利用上级投入的94万元实施惠民利民工程,村级自筹30余万元,在太安村和太华村建设了容量40户的“幸福大院”,并配套建设2处街心公园和休闲广场。目前已入住贫困户、低保户、危房户、五保户等34户,切实解决了村民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太平川乡党委副书记张明军告诉记者,太平川乡还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脱贫为载体,实现林下经济大转变,招商引资增财源,依托农业抓牧业,依托项目促发展,促进太平川乡发展在新时代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