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忠诚践行庄严承诺真情连接党心民心——齐齐哈尔克东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2017-12-20 11:03:2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高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20日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克东县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全县共有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5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6%。按照省市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部署,经过重新据实精准识别,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8735户19809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9.4%。为全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县如期脱贫摘帽,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在省派驻村工作队5支、市派驻村工作队5支的同时,克东县派驻村工作队88支,经过认真筛选出的221名优秀干部自5月16日全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推进会议以来,立即奔赴扶贫攻坚第一线,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他们白天走村入户开展信息核查、政策宣传,晚上加班加点开会研究、填写报表。他们克服了驻村条件差、工作任务重等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不叫苦、不喊累,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在帮助贫困户谋划增收途径的同时,与贫困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进百姓家、唠百姓嗑、解百姓忧,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使百姓从不认识到熟悉,从不理解到感动,从不认可到信赖,改善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群距离,成为驻村百姓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克东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各驻村工作队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用心倾听群众心声,认真落实帮扶措施,积极为基层群众协调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次次小小的帮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将驻村队员与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真心实意办实事解难题

  各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聚焦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急事、愁事,通过为群众跑腿“代办”、产品“代销”、诉求“代言”,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贴心关怀。

  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驻村工作队在润津乡建设村走访期间发现有一些贫困群众体弱多病。工作队及时协调立国医院、润津乡卫生院、北方药店、姚记大药房到村里开展大型义诊送药活动,对全村468户1686人全部进行免费体检,体检费用共计25万元,为村民送药品价值近3万元。工作队还利用近万元工作经费,以现金、实物形式走访慰问59户贫困党员和贫困户;组织派出单位全体职工积极开展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为建设村贫困户送去了大米、豆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3000元。

  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组织帮扶干部为乾丰镇长胜村贫困户捐赠慰问金8400元、月饼250多公斤,捐赠衣物、药品、生活用品等价值过万元。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帮助贫困户修危墙、联系参军、报销药费、子女转学等,提高了贫困户的满意度。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全村38名贫困生全部享受助学政策,争取助学金5.8万元,劝返3名辍学学生返校就读。

  宝泉镇富裕村村民马中秋出车祸,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拨打120,将其护送到医院,并帮助办理相关手续,使马中秋得到及时救助,挽救了生命,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赞誉。

  半年多的时间里,驻村工作队用真心、动真情,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全体驻村干部踏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尽心竭力为村民排忧解难,把温暖送进了群众心田。

  探索推动扶贫产业项目发展

  各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各村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致力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谋划实施脱贫致富项目,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理念、新出路。

  县畜牧局驻村工作队帮助玉岗镇复兴村组建了大鹅养殖合作社,引导全村19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养鹅,县畜牧局统一购进3000只优质鹅雏,进行集中养殖,雇用4名贫困户做饲养员,每人月工资1700元,户均增收8500元。今年,鹅场总投资已达13万元,目前大鹅已屠宰完成,年终结算时连同利润一并返还给贫困户,每个贫困户还可分红2000元左右。驻村工作队还帮助复兴村自筹资金组建了生猪养殖合作社,购进母猪23头、种猪1头,全村12户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每户分得2头仔猪,增收800元。对没有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工作队免费向贫困户发放鸡雏和饲料,帮助贫困户发展禽类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村127户贫困户中,已有95户贫困户从事畜牧产业发展,占贫困户数的74.8%。

  县疾控中心结合行业特点,组织玉岗镇新兴村农民采摘野生中草药,由工作队统一收购后卖给安徽亳州的中药商;帮助贫困户利用园田地种植中草药柴胡,采取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全村17户贫困户今年种植中草药面积20.5亩,每亩保底净利润可达700元以上。省林业厅工作队的100万元黑猪养殖项目,每年向村集体返利10万元,3年后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扶持宝泉镇龙泉村发展棚室生产和庭院经济,帮助申请绿色标志,进入超市销售,全面打造龙泉村“韭菜屯”的品牌。

  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克东县各派出单位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协调争取产业项目,发展了肉牛、棚菜、杂粮等多种特色种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全县光伏产业实现55个贫困村全覆盖,年效益约1100万元,计划带动3000—5000户贫困户。借助电商产业扶贫,启动了“我有半亩园”认筹工作,贫困户自种蔬菜线上销售量达到4万公斤,线上销售额达到16.9万元。

  关注百姓需求着力改善民生

  各驻村工作队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围绕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等基本需求,广泛联系,多方争取,千方百计帮助落实扶贫政策,不遗余力推进民生改善,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争取,向省财政厅申报了“小水库移民”专项资金95万元,预计明年下达计划,拟在村部太平沟自然屯修建路边沟、路肩、围栏1060延长米,路灯13盏、过桥27个、铁大门23个,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预算评审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为太平沟屯和十马架屯各新打1眼机井,添置2台抽水变频设备;改造了裕民川、太平沟、华家窝棚3个屯多年老化的自来水管线3600延长米,全面改善了3个屯吃水和水质问题;为太平沟屯、八方屯新修建水泥道路1080延长米,解决了百姓出行难问题;还为十马架屯、华家窝棚安装了2副篮球架和16套休闲健身器材,购买了1个高级数码音箱,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针对各村屯没有垃圾点,环境卫生较差的实际,工作队积极协调县财政局,出资为村里制作了40个垃圾箱,安放在4个自然屯,由贫困户负责管理,定期雇用小四轮车及时清理垃圾,改善了居住环境。

  县纪委为昌盛乡安全村配备垃圾箱55个,带动其他工作队为该村配备垃圾处理设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县国税局出资10万元为宝泉镇龙泉村81栋大棚改造排水设施,现已完成排水沟的改造。县委组织部今年投入150多万元,新建5个、维修1个村级活动场所,目前已全部验收完成,投入使用。

  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上,各驻村工作队积极整合各方力量,落实土地整理、农田水利项目,协调村屯道路、桥涵边沟、办公场所等修建项目,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各村屯巷道通畅,路边垃圾箱摆放整齐,路面干净整洁,法制宣传广场、文化广场、铁艺栅栏等扮靓了美丽乡村。

  千方百计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各驻村工作队根据各村村情实际,采取多种手段和办法,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唤起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主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县疾控中心驻村工作队认真了解玉岗镇新兴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帮他们消除思想顾虑。得知贫困户张树文老人因儿女不孝敬、不关心,对生活缺少信心后,工作队主动找到老人的两个儿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老人赔礼道歉,及时解开了老人的思想心结;针对一些贫困户平日生活懒散,靠政策过日子的实际,工作队反复做思想工作,用身边人、身边事说服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收到了较好效果。

  为使有能力的贫困户都掌握一定的致富本领,增强他们不等不靠、自主脱贫的信心,县人大驻村工作队依托黑龙江满艺公司,在玉岗镇北兴村举办了3期满绣培训班,共培训23人,其中贫困妇女16人,全部实现了就业。全县共举办了满绣技能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农村妇女262人,其中农村贫困妇女187人,实现就业128人,最高创收1200多元。

  全县按照既扶贫、又扶智、更扶志的要求,依托驻村工作队,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广泛开展了“树新风、强信心、增动能、促脱贫”活动,各工作队在本村实施了“孝亲敬老”促脱贫、“三好家庭”评选促脱贫、满绣技能培训促脱贫、“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多项活动,增强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内因外因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其中“孝亲敬老”促脱贫活动,鼓励督促贫困户子女给付老人赡养费,既传承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又有助于提升贫困户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贫困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数,目前全县已给付赡养费3877户,共计373万元;“三好家庭”评选活动,面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评选出文明和谐、诚实守信、苦干实干“三好家庭”1514户,共计发放奖金75.7万元。

  通过深入宣传教育,在贫困户中开展争创、评选、表彰主题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不因贫困而气馁,不因贫困而退缩,不因贫困而自卑,努力消除贫困群众情绪低落、听天由命的心理和依赖性强“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弘扬文明风尚,提振精气神,树立自强、自立、勤劳、节俭的价值观。

  搭建有效载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各驻村工作队同志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因此,他们驻进村沉下心,用真心换民心,在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同时,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和自身特长,紧紧围绕工作队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带好队伍、凝聚人心。

  县机关工委驻村工作队在宝泉镇保卫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为老党员购买衣物20套,协调县残联和中医医院为24名残疾人上门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极大地拉近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感情,也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

  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在乾丰镇长胜村定期开展“固定党日”、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七一”前夕,协调教育局党委机关支部与村党支部在镇中学共同开展了联谊活动,让全村党员零距离感受到中学的变化和办学成果,重温入党誓词,观看文艺演出,为全村党员送去了价值4600元的慰问品。

  各工作队根据实际,与村党支部开展了“支部联谊、城乡共建”“扶贫路上党旗红”等不同主题的“固定党日”活动,极大调动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干劲。通过搭建载体、创新形式,工作队有效协助贫困村两委抓班子、带队伍,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按规定参加党组织活动,抓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增强了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带着真心走访群众,怀着真情倾听诉求,拿出真意解决困难,使出真招富民增收。克东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体驻村工作队同志用真挚的感情、良好的作风、主动的姿态深入群众,以最大的诚意向百姓问政、以最诚恳的态度向群众请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真帮实扶的为民之心,以一支支“小队伍”连通了党心民心,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