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善良就美丽!这个身上曾只有5元钱的打工妹,已拯救了139个绝望家庭
2018-01-15 08:53: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贾秀芳与康复中心的脑瘫患儿。(2017年2月14日摄)

  扶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姐,我走了,孩子交给你了。”2017年年初,张艳带着11岁的潘雷来到康复中心,孩子多年来患有混合型脑瘫,刚刚又经历了丈夫因病去世,张艳经受不住生活的屡次打击,“撑不住了”。她万念俱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又不忍心抛下孩子,她想到了贾秀芳。

  “贾总当时开导我,我心里老暖了,心里的压力一下就没有了。”张艳说。

  最让张艳觉得“生活有奔头”的是,她又找回了当初那个成绩优异、性格乐观的孩子。经历家庭变故后,潘雷变得对外界充满恐惧,眼神发直。经过大半年的康复和文化课学习,如今,潘雷重新回到了学校课堂,母子俩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信心。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贾秀芳说,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有效的康复,“只要需要的,康复中心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贾秀芳说。康复中心采购了经颅磁治疗仪、远红外线能量房、液压踏步机等专业设备,聘请了11名康复师,给每个孩子进行专业评测,制定个性化方案和3个月的短期康复目标,还聘请了文化课老师。

  每天不间断的语言、运动康复训练,定期脑神经理疗,让这些在医院康复都不见起色的孩子们,偏偏在贾秀芳的康复中心都出现了奇迹般地好转。

  “几乎每天都有站不起来的孩子能下地,坐不稳的孩子能坐稳,不会说话的孩子冒出几个字。现在已经有5个孩子出院,今年将有20多个孩子能上学。”每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贾秀芳都“如数家珍”。

  得道多助,2017年12月,在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参加表彰时,贾秀芳结识了来自内蒙古的文明家庭代表草原医生王布和。去年12月12日,在她的邀请下,王布和第二次到康复中心为孩子们义诊,许多接受过一次义诊的孩子在饮食睡眠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有了他的帮助,我能为孩子们做得更多。”贾秀芳说。

  2017年12月12日,王布和在康复中心为脑瘫患儿义诊。新华社记者陶虹摄

  扶志:从“输血”到“造血”,看到生的希望

  为了培养患儿的自立能力,康复中心开设了超市销售的实践课。贾秀芳出钱给三个20岁出头的患者在公司里开了一个小超市,每人每月能挣一千多元。22岁的齐悦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泪流满面,手因为激动不停颤抖。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挣钱自立,多年来因为病情对家人的内疚在那一刻终于得到释怀,她说不出感谢的话语,但泪水表达出了一切。

  张艳说,贾总不仅救了孩子们的肢体,还拯救了他们的灵魂,更是挽救了一个个散了的家庭。

  康复中心的孩子家长们因为给孩子做康复需要陪护,只能放弃工作。于是,贾秀芳挨个了解患儿家长的特长,就近安排工作。了解到张艳自学过小儿心理学、康复医学、中医按摩,还有多年给孩子康复的经验,贾秀芳就让她在康复中心做患者家长的管理者。

  常有人问,贾总,无亲无故的,你为什么帮他们?她说,自从第一次接触扶贫,“就像上了瘾,戒都戒不掉”。

  15年间,她走进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一次又一次地送去大米、豆油等物资时,她认识到,只有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才能根本上扭转这些家庭的命运。

  “有的家长会做豆腐、做糕点,我就买来设备,帮他们就近开豆腐坊、糕点坊;有的会电焊,我就把他送到我的维修厂上班。”贾秀芳说,现在,贾秀芳正在筹建一家食品公司,基本可以解决全部孩子家长的生路问题。

  贾秀芳说,年轻时吃过苦,让她懂得感恩。“扶贫这些年来,我不知认下多少个‘父母’和‘儿女’,收获了多少感动。”贾秀芳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人、朋友、公司员工,甚至陌生人,在她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帮扶队伍。现在,她经常能接到来管她“要孩子”的电话,她成了大家捐献爱心的信息库。

  最近总有人问,贾总怎么越来越漂亮了?从来不去美容院的贾秀芳说:“我从不把这话当作恭维,照单全收,因为我相信,相由心生,善良就美丽。”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