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宁绥芬河大桥桥头堡。 訾立民 摄
黑龙江日报1月23日讯 冰葡萄采摘,黑龙江禄源酒业引来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双十一”网购,东宁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的黑木耳在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销量名列前茅……隆冬时节,东宁广袤的田野山川正激荡着改革的春潮。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美好蓝图。
东宁市“九山半水半分田”,有“塞北小江南”的气候、生态优势。2017年以来,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东宁市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奏响田园变奏曲,绘就“富而美”新东宁的绚丽画卷。

东宁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吴永仁 摄
小木耳成就全国大产业
-“中国黑木耳第一县”——东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全国领先的栽培技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销售市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黑木耳是东宁市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
数以百万计的菌袋,忙碌的工人,轰鸣的机器,穿梭往来的货车……近日,记者顶着寒风走进东宁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生产厂长冷若冰告诉记者,该公司2014年建厂,目前每天生产黑木耳菌袋八九万袋,每到三四月份旺季,菌袋总是供不应求,在厂房前昼夜等货的车队排起的长龙十分壮观。
一直以来,东宁不断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黑木耳是东宁市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2016年,全市种植黑木耳12.4亿袋,干品产量5.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产值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04元,75%来自黑木耳,是全市当之无愧的第一富民支柱产业。
作为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十年来,东宁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还培育了全国最大的销售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雨润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20万吨、交易额12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的2/3,成为全国黑木耳价格风向标。同时,他们还研发了全国领先的栽培技术。自主创新的小孔栽培生产技术、挂袋栽培生产模式在全国引领潮流,制定的技术规程被各地广泛采用。

东宁黑尊菌种厂生产车间。訾立民 摄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方向,近年来,东宁大力推进“六化”战略(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品牌化、组织化),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加速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为推进黑木耳工厂化生产、产品精深加工,近两年,通过招商引资,东宁建设了黑尊黑木耳生物育种和佰盛黑木耳自动化生产2个超亿元的大项目,拉动了产业快速发展。东宁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冷若冰说,2016年10月开始建设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日生产能力将在目前24万袋的基础上再增加约16万袋,销售半径可达近千公里。
在位于东宁市绥阳镇的黑龙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记者感受着现代化大企业的气息。该公司总经理王坤告诉记者,黑木耳一年一般只能种两茬,他们公司利用智能温室栽培技术,智能控制湿度、温度,可12个月不间断生产。“我们自己进口木屑,已经形成菌包生产加工、智能温室栽培、黑木耳精深加工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该公司有佰盛、珍珠耳、冰天雪地3个品牌,年产木耳120万斤,每斤能卖到120元左右。”
作为黑木耳行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运福”来自东宁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运福品牌的黑木耳在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的销量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像“运福”这样销售黑木耳的电商在东宁有几十家,这是东宁市大力发展“互联网+黑木耳”的一个缩影,它大幅度提高了产业附加值,真正推动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