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冷友斌:创新农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让“污染源”成为“资源”
2018-03-14 11:19:29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张亮 于恩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14日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印象深刻,今年他带到全国两会上的建议,就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关。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力保障了民生供给,但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冷友斌说,农畜牧业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使“资源”成为“污染源”,正威胁着我们的环境质量和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乳品企业而言,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好产品的基础。冷友斌认为,当前农畜牧业生态发展模式的难点,首先在于废弃物处理成型技术及模式少,其次生态循环模式前期投入成本巨大,这都是令不少企业不愿涉足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畜牧业废弃物是资源不是污染源,应从鼓励企业实践等方面入手。创新农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是实现变废为宝,将农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根本途径,也是乳业乃至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冷友斌建议,从实现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模式、推动养殖大县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区域统筹、制定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奖补政策、扩大生态循环模式的应用实践、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条件具备的企业颁发生物天然气特许经营权证及批准加气站建设等六个方面,推动农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建设,解决农业秸秆、畜牧业粪污等难题,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为来自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对农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信心满满:“如果能够推动农畜牧业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对于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卫生,促成相关产业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很快实现。”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2018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