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  市民消费
搜 索
鲜花多烧纸少 双休日哈尔滨30万市民文明扫墓祭祀
2018-04-01 19:35: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金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日讯(记者 杨金光 编辑 王艳)3月31日和4月1日,记者在哈尔滨市7个主要祭扫殡仪场馆和公墓走访时注意到,今年市民祭扫的方式相对以往更加文明、低碳,错峰祭扫也比较突出。来自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的统计显示,3月31日、4月1日是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双休日,这两天哈尔滨祭扫市民达30万人,车辆5.63万台次,祭扫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两成多,车辆却减少17%左右。

市民购买鲜花祭扫。

  据介绍,今年清明祭扫高峰日,各个殡仪馆和公墓墓区没有发生交通拥堵和火灾,近几年一直提倡的错峰祭扫初见成效,绿色、低碳、生态祭扫已被人们所接受。进入3月中旬以来,除了周末,工作日内每天都会有三四万市民进入殡仪场馆和公墓祭扫,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高峰期祭奠场所内的压力。

  据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统计,从3月24日到4月1日,哈尔滨市已经有近62万市民完成祭扫活动,预计下一个祭扫高峰将出现在4月5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

  另外,今年报名参加海葬活动的市民明显增多,在各殡仪服务场所咨询海葬业务的市民也很多,殡葬管理部门提醒市民,可随时拨打963913进行电话预约。

市民粘贴千纸鹤为亲人祭奠。

  鲜花替代绢花 少见“烟熏火燎”

  在通往哈平路殡仪馆的主路口,记者观察了一下,不少年轻人只带着鲜花来祭扫,还有年纪稍大一些的市民捧着鲜花拿着烧纸,但是烧纸的量比往年已经减少了,文明低碳祭扫的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

  年近七旬的张奶奶在金山公墓的便民服务点买了一束鲜花。她说,“三四年前扫墓不但要烧纸,还要买些诸如蜡果、元宝等祭祀品。到墓区祭扫时,大家都烧纸,整个墓区上空烟雾缭绕的,不但污染环境而且祭扫的人也都弄的灰头土脸的。现在好了,大家献花的多,烧纸的少了。”

  在松北墓区和平房墓区,今年首次推出了免费的音乐点歌、卡片和黄丝带祭奠服务,很多市民都选择了这种文明祭扫的方式。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有很多家庭购买鲜花来扫墓,使用绢花的少了很多。绿色祭奠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

  交警全力疏导 免费班车最方便

  在皇山公墓,太平交警大队的一位交警说,由于天恒大街一带的道路相对较窄,加之向阳山革命公墓、天河园殡仪馆等几处祭扫场所较为集中,为使先锋路通往天恒大街段不出现交通拥堵,他们每天早晨5时30分就到达现场执勤,除了负责马路上交通不出现拥堵外,还要到墓区协助工作人员疏导交通。

  “前来墓区祭扫的市民大都集中在上午,墓区提供的免费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但今年祭扫的市民都很文明,祭扫完后即刻返回,所以墓区的停车场就出现了‘前车让后车,交替式停车’的场景,停车场内交警和墓区工作人员联合疏导,所以,今年墓区并没有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这位交警说。

  “今天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双休日,正好家人都有时间,所以我们是坐皇山公墓的免费接站车来的。”在哈尔滨市十三中门口的候车处,李先生和家人正在等待祭扫免费班车。

  据悉,周末两天,通往皇山公墓、金山公墓的免费接站班车共计发出26辆,约1300人乘坐,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两成左右。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