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生命接力 哈尔滨7000余人办理志愿捐献登记
2018-04-05 10:2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金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5日讯 (记者 杨金光) “感谢大爱,让生命延续……”今天是清明节,追思缅怀、感悟生命的日子。安达市的金祥文看着病房里心脏移植成功的女儿已经能喝粥了,无比感激,他在祭思卡上祭奠一位素未谋面的爱“心”捐赠者,5天前是这颗“心”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的接力跳动延续了女儿的生命。

  清明,感恩不知名的捐献者

  “人们常说掏心掏肺地对人好,真的把心脏捐献是多么伟大的好人?”金祥文是个朴实的农民,他说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对捐献者的感恩。据了解,老金的女儿今年35岁,15年前检查出心脏粘液瘤,经历了3次心脏手术都没能控制住粘液瘤的疯长。老金去年就给女儿报名等待心脏移植手术,今年的3月30日,一位签署了捐献器官的脑死亡患者病危,各项指标和老金的女儿非常匹配。在哈医大二院,心外科专家们给老金的女儿做心脏移植。幸运的眷顾,心脏移植手术非常成功,现在都能进食了。

  老金是个懂感恩的人,他执意找到哈医大二院捐献办公室的协调员王广志要感谢捐献者家属,表达谢意。王广志按照捐献者家属的保密要求,只是告诉老金心脏的原主人是一位29岁的小伙子,他和他的家人都是有大爱的好人。

  清明,网祭缅怀器官捐献者

  清明节,哈医大二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协调员王广志和科室里的12位同事,选择网络祭奠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逝者,在网络上鲜花,写上哀思和感激的话语。

  王广志和他的科里的同事常奔波在各医院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的门口,劝说濒临死亡患者的家属器官捐献。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签署志愿捐献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能够移植成功也需要机缘。有的是受体还没等到,有的是供体出现感染等状况……从2015年至今,在他们的宣传下,已经成功完成移植的有19位捐献者,其中年龄最小的捐献者是13岁的女孩,年龄最大的捐献者是58岁的老人。他们的器官和眼角膜使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的四十多位患者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

  王广志说,这些有大爱的逝者,他们来自全省各地,他们的骨灰也在全省各地。每到清明节,他们办公室的人祭祖扫墓的时候,也都会默默地在墓地空处敬上一杯酒,悼念这些奉献器官的人。

  据了解,哈尔滨市志愿捐献遗体工作始于2001年5月8日,7000余人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眼角膜登记,截至2017年底,共实现333例遗体捐献和434例眼角膜捐献。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