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四有好老师】 姜利:放歌乡村教育 演绎精彩人生
2018-04-10 16:46: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霍枭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0日讯(记者 霍枭涵) 2001年7月,姜利成为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的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17年的风风雨雨,坚定了她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

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教师姜利。

  敬业奉献 践行自己终生从教诺言

  在超等蒙古族乡自由村小学任教期间,因交通不便,姜利每天要步行十几里路上下班。怀孕4个月仍然风雨无阻。2008年,姜利的女儿突患严重的急性肺炎,学校领导要给她调转工作,但姜利考虑到当时刚刚接手一个新班,有很多工作等着要处理,她又一次在学生和女儿之间选择了学生。面对女儿消瘦的面庞,姜利更多的是愧疚。

  2012年春,姜利被确诊为双侧乳腺瘤,医生建议她马上手术,她思前想后,开学在即,就推迟了自己治疗的时间。直到2013年2月寒假期间,病情加重才进行了手术。术后,她放弃病假,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学生身边。

  至真至善 把真爱流淌在学生心田

  姜利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慈母般的心态精心地培养着每一名学生,特别是那些贫困生,姜利老师都把他们视为关爱对象,不仅给他们知识,更给他们向上的精神力量。对于这些孩子,姜利总是慷慨解囊,有时给他们充饭卡,有时为他们购置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安心学习,力争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

  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不少路途遥远的学生在校住宿。对于生病的住宿学生,姜利总是走在家长前面,及时送孩子到医院就诊。经常为住宿学生梳头、洗衣服,轮流把住宿生领回家吃饭、小住,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姜利十分注重优生培养和学困生转化,与家长建立了微信群,并定期家访,就孩子在校生活、学习以及发展情况及时沟通,采取措施,共同教育好学生。

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教师姜利。

  学无止境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姜利渴望能走出去学习,为自己充电。近年来,北师大承办的国培,上海主题培训,吉林长春、哈尔滨的骨干教师培训,齐齐哈尔、肇东、大庆市的教育教学培训班里都留下了姜老师刻苦学习的身影,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策略,逐渐形成了个人教育风格。姜利常常因为研究一个教法,一个学法,一直到深夜。通过近几年地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拼音教学“三步法五步走”、“163”语数教学模式、预习导学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2013年,在全省开展的教师精英杯赛课中,她执教的《小珊迪》一课荣获省级特等奖的殊荣;2015年,在全市名师巡讲活动中,姜利老师执教的模式课《鸽血染红的求救信》荣获市级一等奖;2015、2016年,她还曾连续两年在“一师一优课”评比选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优课。

  姜利还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由她班开展的《书香班级》课外阅读和特色阅读活动的带动,超等蒙古族乡学校《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已经全面铺开。2017年超等蒙古族乡学校荣获了大庆市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汗水和耕耘携手同行,成功与收获相伴而至。姜利先后被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省级语文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市级模范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在姜利担任小学语文国培专家组成员、大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助理、大庆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县级小语兼职教研员。她多次在市、县教师培训会上出课和经验介绍。但姜利老师谦逊的说,荣誉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