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黑龙江发现首只外来定居野生东北虎 贪吃力气大爱溜达
2018-05-19 07:41:22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5月19日讯 去年5月20日首次在我国境内发现这只野生东北虎,至今一年整,盘踞范围包括饶河县及周边林场。专家说,在它的心目中这个范围就是它的领地,以前只是过境,今年没有离开的迹象。我省自然环境向好,给东北虎提供了广阔生存空间,而且,这只东北虎是个“吃货”,迄今统计的数据,它已吃掉了五只狍子,两只野猪,一头牛。

  据饶河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主任孙成福介绍,经过跟踪研究,通过DNA鉴定和行为研究,已可以认定这只虎在我省范围内定居,但是不是唯一一只不好说,因为其他林区也有东北虎活动的报告。

   这一年干啥了?

   1.相中连片林地树干上发现大量爪痕

  “这只虎形成了固定的领地范围,表现出野生动物特定的划界行为方式。”孙成福说。野生东北虎的领地范围雄性大致是一千平方公里,这里连片林地适宜东北虎安家,其山林面积接近一千平方公里。

  “东北虎看中了一块地方,会在树上留下爪痕,用尿来标记边界,如果有这些痕迹,别的老虎不会擅自侵入。”孙成福说,他们在领地边界的粗树干上发现了大量的爪痕,这叫“挂爪”,冬天还采集到了尿液。

   2.已被发现吃掉五只狍子两只野猪一头牛

  去年12月12日,孙成福与同事们用远红外相机拍到了东北虎吃牛的100余张照片,相当珍贵。当天,他们接到村民报告,说他家老牛可能被东北虎袭击了。孙成福赶到现场,发现牛被老虎吃了三分之一。200多公斤的成年牛,东北虎杀死它却毫不费力,还把尸体拖行了几百米,藏在玉米地边深沟内。孙成福判断,牛肉没吃完,这只虎还会回来,于是把拍摄设备布置在附近。果然,第二天,东北虎就返回现场,搬动牛肉再次进食。

  孙成福说:“从照片上看,这只东北虎虎躯壮实,营养良好,说明食物充足。迄今据统计,它已吃了五只狍子,两只野猪,一头牛。”

  3.回过俄罗斯“找对象”俩月后又回来了

  这只虎回过一次俄罗斯,孙成福推测是回去“找对象”。去年12月中旬,孙成福在巡护过程中,发现虎踪向中俄边界延伸,他跟踪二十多公里,发现虎踪穿过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消失在俄罗斯一侧。

  两个月后,东北虎又回到了饶河县的领地。孙成福说:“东北虎交配后就各回领地,这只虎又回到我国境内,再次证明它已在我省定居。”

   4.曾溜达到人类活动区距打渔房就10米远

  “遇老虎吃剩的残骸要尽快离开,可能东北虎就在不远的位置。”据介绍,这只东北虎不怕人,有过在人类活动区域附近出现的记录,最近的一次距江边打渔房就10米。16日,饶河林业局发出公告,提醒广大市民,“为了人身安全不要随意入山”。据介绍,当地居民进山一般结伴而行,随身携带爆竹,用爆竹声驱赶老虎,并且尽量远离东北虎活动区域。

  首次发现:去年5月20日

  曾在农田留下一串脚印是五六岁雄性成年虎

  饶河县位于我省东北边陲,边境线长128公里,森林覆盖率51%,该区是东北虎从俄罗斯进入我国的重要走廊通道和活动区域之一,近年来有多只东北虎在该地林业施业区内活动。

  “这只东北虎在去年5月20日第一次发现,从这天算起,它在这已待了一年。”孙成福说。

  去年,这只东北虎在农田地里留下的一串脚印暴露了它的行踪,“当时东北林业大学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正好在饶河调研,发现爪印后,专家一致断定是东北虎足印,通过大小和深浅,专家认为这是一只雄性成年虎,虎龄在五六岁。”孙成福说。

  再见虎踪:今年3月1日

  再次收集到东北虎粪便与之前对比为同一只

  当地动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了跟踪研究,除拍照片和红外摄像之外,还多次收集到东北虎粪便。2018年 3月1 日,在通河林场施业区再次发现虎踪,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又经7 天的跟踪,再次收集到东北虎粪便,送东北林业大学进行DNA鉴定,与前几次粪便对比,判断是同一只虎。

  视频拍虎:今年4月23日

  20对远红外设备拍到3秒视频

  孙成福说,在东北虎领地已投入了20对远红外摄像设备,每一对设备包括一个照相机和一台摄像机,在重点活动区域设10个警示牌,还有14名巡护员负责东北虎的保护和调查。今年4 月23日凌晨3 时许,红外摄像设备拍摄到了3 秒钟的东北虎视频。视频显示,这只东北虎通过林间道向密林深处走去。这是唯一一次拍摄到这只东北虎的视频资料。

  最近踪迹:今年5月10日

  一周多前又享用了一只野猪

  孙成福说,今年5 月10日,是他们最近的一次拍到这只野生东北虎的踪迹,一只被它咬死的野猪,内脏已经被掏空,“猪肉还没来得及吃,说明它有可能就在不远的地方,所以当时只拍了一张照片,马上就撤离。”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