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搭建创新生态体系
哈尔滨市孵化平台建设日臻完善
黑龙江日报5月23日讯 日前,位于香坊区红旗大街的哈尔滨市技术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室内装饰。8月份,这里将作为政府提供创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 台,免费向社会开放。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服务”线上平台也在有条不紊地搭建中。线上线下齐发力,哈尔滨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平台建设 日臻完善。
“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通过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创 新、转型升级的路径。”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视察时,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哈工大教授付强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 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倍感振奋。他介绍,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以哈工大为主体的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迅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教师带技术,技术 变产品,产品成产业,进而做大做强的良性循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入“黄金期”。截至目前,省工研院累计孵化了123家企业;在孵企业100家,毕业企 业23家。
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哈尔滨市牢记总书 记的嘱托,着力加强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从如何大办孵化器、如何办大孵化器、如何办专孵化器着手,在孵化器创办、孵化器提档升级、优秀孵化器引进、入驻孵化 器房租减免、绩效奖励等多层次、全链条的政策上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建立起了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尤其是2016年末,哈市 出台的“科技创新39条政策”,首次将孵化器建设纳入其中,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孵化器的建设。2017年,哈市新增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总数达到 131家;全年新增在孵科技企业780户,在孵科技企业总数达到3811户。孵化面积达到216万平方米,比2014年末新增175万平方米,增长了 439.5%。
为提升孵化器管理水平和能力,哈市出台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对晋升为市级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的基础上,修订 了《哈尔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标准(试行)》,建立了“考评+奖励”的激励机制。并编制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引企引智手册》,在孵化器之间形成了 比服务、比能力的竞争机制,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推动孵化器与市场接轨,将个性化服务贯穿“苗圃+孵化+加速+产业”的孵化全过 程,并引入“创业公社”、“阿里”、“京东”、“腾讯”等国内知名孵化机构和资源。
与此同时,哈市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载体建设,以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为重点,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上下衔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链 条,推动一批有充足技术供给优势、国内市场有广阔需求空间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哈市将省工研院作为推进哈工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联合社会 资本共同设立了1亿元规模的省工研院创投基金,完善和增强了省工研院的孵化功能。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同出资创建了“事业单位+企业+基金”的新型体制架构的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及运营公司”。从组建至今,食研院成立了规模为1亿元的“食研院青禾基金”,启动了食品专业孵化器建设,完成了 第一批项目产业化投资。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资金、平台、研发设备、项目路演等支撑和服务,为有效配置这些资源,哈市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两大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日前,记者来到线下平 台,即改造中的哈尔滨市技术市场。据哈尔滨市技术市场办主任刘福音介绍,该线下平台将于7月起正式投入使用,这个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将为有需求者免 费提供展览展示、对接洽谈、项目路演、科技沙龙、创新创业大赛及其他科技创新活动的物理空间。与此同时,与线下平台互为补充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服 务”线上平台也在按计划推进中。刘福音告诉记者,目前线上平台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部分已搭建完毕,成果库中已收录了1300余项科技成果。线上平台投用后, 各大学大所的科技成果、企业的资本需求、可以共享的研发设备等在网上均可查询,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或科技成果转化中所需的要件均可在网上平台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