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生热衷钢笔收藏和书写 为护笔尖曾用两年调整书写习惯
“时代变迁,用钢笔的人变少了,但爱钢笔的人,一直都在。”说这话的,是在黑龙江大学就读的大三学生骆成。24岁的他,从小就喜欢收藏钢笔,而且是一个喜欢用钢笔书写的人。还是张国全的忘年交。

骆成在展示收藏的钢笔。
据说,笔尖是一支钢笔的灵魂,由于书写者的握笔姿势不同,会对钢笔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或“伤害”,而骆成为了保护笔尖,竟然用两年时间,反复琢磨和改正自己的握笔姿势。
“小骆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钢笔发烧友,他为了了解钢笔的知识,还专程去上海等地拜访过知名修笔匠人。”张国全介绍道。
说起与钢笔之间的故事,骆成追溯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和爸爸妈妈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支盒装钢笔。”骆成说作为一个90后,虽然没有生活在钢笔的黄金时代,但是小时候却常看家里的长辈使用钢笔。而且他还是一个文具控,打小就喜欢逛文具店。真正意义上的收藏钢笔是从中学开始的。现在小骆手里的名笔、老笔和对自己有纪念意义的钢笔有上百支,其中不乏“万宝龙146”、“派克大世纪”、“百利金M400”等。
除了收藏钢笔,小骆更喜欢用钢笔书写。“钢笔是一种有‘表达感’的工具,它在纸上写出的每一行宽度都是由人们施加到笔尖上的压力大小决定的,你书写的情绪,会体现在每一个字上,这就是钢笔的魅力所在。”小骆说,除了用钢笔书写课堂笔记等等,他常会拿出自己心爱的好钢笔,一边书写,一边体会笔尖传递的软、弹、顺滑感,就像把玩一个心爱的物件。他说,也正是因为这样,钢笔吸引住了很多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