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安居乐业,一个宜居的环境至关重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这些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以人民幸福为目标,从民生的角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民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维护民众的发展机会、能力和权益,近两年来,我省各地党委政府遵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来回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着力解决百姓最迫切的治理环境污染的诉求,把恢复城市的蓝天碧水当做最紧迫的民生大事,用百姓的“获得感”检验民生改善的含金量。
水波潋滟飞鸟翔集人在画中
“万顷松江湿地”成为哈尔滨新名片
暮春初夏,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湿地内,水光潋滟,野鸟翔集,微风拂面,游人陶醉——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作为《湿地公约》履约国,于2017年7月正式启动了国际湿地城市遴选工作,共有15个城市递交申请,最终包括哈尔滨市在内的6个国内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大庆,从著名石油城变身今日百湖之城、生态之城。
松花江边的明珠城哈尔滨,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包括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等7种类型湿地,哈尔滨的湿地面积达到3003平方公里,市区内湿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是全国大城市中拥有湿地面积最大、且相对集中成片的城市之一。同时,哈市湿地景区穿珠成链,全市现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8处,面积108508公顷;已建成太阳岛、金河湾、白渔泡、呼兰河口等湿地公园16处,面积约20565公顷。
近年来,哈尔滨市将湿地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产品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哈尔滨沿松花江湿地景观布局基本完成,“万顷松江湿地哈尔滨”成为新的旅游品牌,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近两年的大气治理,让越来越多的蓝天呈现在城市上空。
找准保护与开发结合的切入点,是哈尔滨开发湿地资源的根本遵循。记者在太阳岛景区采访发现,景区内全部采用电瓶车,电瓶车道是用透水透气、天然原生态的砂石材料铺成,此举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太阳岛风景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养护和对湿地植物的移植补植,这里的300多种野生植物长势繁茂,吸引了白鹭、鸳鸯、野鸡、野鸭子、灰鹤等众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空中俯瞰美丽的五大连池火山口。
为将湿地保护落到实处,近年来哈尔滨把湿地游纳入“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了《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规划》及《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确立了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湿地总体发展思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防止一边建设景区,一边破坏生态。各湿地景区更是千方百计采用最节能环保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游客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木栈道、小型电动游船等更是成为一些景区的标配。目前,太阳岛、滨江湿地、伏尔加庄园等6个湿地旅游景区的规模质量不断加强,成为城市发展核心生态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
据介绍,为建设提升大美湿地景区,哈尔滨已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亿元。目前,哈尔滨沿松花江湿地景观布局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