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通往振兴之路的黑龙江边境特色乡村建设纪实

//heilongjiang.dbw.cn | 2018-06-12 15:52:28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 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新华社哈尔滨6月12日电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让人们熟知了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赫哲族。

  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乌苏里江流域,捕鱼人在晨光中整理网具(2017年6月16日摄)。

  兴边富民行动走过20载,从“北极”漠河到“东极”抚远,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到兴凯湖畔,黑龙江省绵延约3000公里的边境线上,以赫哲族村寨为代表的一个个特色乡村,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历史性变革中悄然转身的新型农民,正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以奋斗姿态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

   “抓得准”特色,鼓起百姓腰包

  凌晨两点半,很多人还在睡梦中,63岁赫哲族老人尤士柱,已伴着第一缕晨光准时开船,撒网捕鱼,开启新一天生活。

  这个习惯,尤士柱坚持了几十年,只是内涵早已不同。

  “以前打鱼是养家糊口,不得不打;现在打鱼是休闲,是享受,是精神寄托。”尤士柱一边把船,一边眺望远方。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以渔猎为主。尤士柱居住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人主要聚居区。

  俯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2017年9月4日无人机拍摄)。

  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引导赫哲群众转产。乡亲们逐步涉足种植业、养殖业、民族特色旅游业等多元产业。

  2011年到2013年,尤士柱先后买下两条游艇,成为乡里做游艇生意第一人。如今,尤士柱的渔船、游船都更新了三代;他还创办了水上客运公司;在江边开办的“赫哲人家”餐馆,年收入也有十多万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李凤双 管建涛 王建    来源: 新华网     频道主编: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