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记者 姜辉 编辑 王艳)第二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正式启幕,在14日启动的第五届中俄经济合作与“一带一盟”对接高层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表示,中俄是最大的地缘邻居,是最紧密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应组建大规模AI(人工智能)联合体,构建开放型产业分工链,创建有活力的产业园区,以“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对接为平台,打造深度合作发展区。

张蕴岭在论坛上发言。
张蕴岭说,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从中国角度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打开通向俄罗斯、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陆上通道的大门,与沿线国家一起创建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能,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东西南北开放的均衡格局,而且拉动中国的设备、基础产业和技术出口,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提供新的空间。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要发挥中国的沿海先行发展的优势,提升与海上国家经贸关系的水平,同时构建基于开放、发展、合作与安全的新海洋关系与秩序。通过陆海大通道建设,实现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全连接。

张蕴岭在论坛上发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一带一路”,可以推动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制,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更要通过这个平台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一带一路”的三个重要延伸方向都与俄罗斯有关,一是北部走向,直通俄罗斯,链接欧亚联盟,进一步延伸到欧洲其他地区;二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三是中部走向,链接中亚、俄罗斯,进一步向西亚、欧洲延伸,因此,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关键的位置,中俄双边合作,在第三方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作不是没有竞争,竞争性合作是常态,为此,需要克服输赢观,认同共赢观”。张蕴岭建议,中俄合力打造新经济发展区和新发展模式,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创建基于面向未来的新产业群、产业链,中俄应组建大规模AI(人工智能)联合体,构建开放型产业分工链,创建有活力的产业园区,以“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对接为平台,打造深度合作发展区。拓展上合组织的发展功能,积极推动上合银行,为中亚、西亚、南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为上合成员经济发展融资提供支持,推动签署上合贸易投资便利化综合协定,推进区内贸易投资发展。东北亚、东亚、亚太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变期,中俄进一步加强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