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  市民消费
搜 索
丰子恺、萧红变“情感导师”?新瓶装老酒鸡汤体书名你买账不?
2018-06-23 09:30:52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雪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6月23日讯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光看书名,您是否觉得哪位90后流量作家又出新书了?其实不然,因为这些鸡汤体书名下,包裹的全都是丰子恺、萧红、汪曾祺等名家的经典散文及小说作品。

  记者在网上购书平台看到,在又长又造作的书名侵袭下,沈从文成了最大受害者。《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我想牵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一代文学名家,全然被塑造成了“情感导师”。出版社为何要将经典名作如此包装呢?鸡汤体书名读者买账吗?近日,记者采访到出版社的编辑以及业内人士,听他们解读这种“新瓶装老酒”的现象。

  出版商为获更名授权 苦缠名家家人煞费苦心

  在如今竞争残酷的图书市场,出版社为何非要重新包装经典作品,而不是讨巧地多出版些畅销书籍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透露,一是作家的原创作品有限,有的作家三五年才出一本新书,即便出了新书,很多出版社也未必能约得上;二是对于学生而言,沈从文、朱光潜、汪曾祺等名家名作皆为学校的推荐读物。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比较有阅读热情,也逐渐开始重视经典阅读,所以起一个当下流行的鸡汤体书名,更能迎合年轻群体。对此,《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我想牵你的手,走过这座桥》的责任编辑姚女士也表示赞同,“年轻人很喜欢文艺范,这样的书名加上唯美感的装帧,更容易引起他们的购买欲。”

  那将这些名家经典更名,在业内这是被允许的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透露,作家作品进入公版期,业内是允许的。如果是尚未进入公版期的名家,则需要征求作家或其家人同意。《汪曾祺小说全编》的责编在某次采访中曾披露,市面上出版的汪曾祺作品大部分得到其家属的授权,因为他们特别好说话。不过生活报记者也了解到,有些作家的家人起初是不赞成作品被改成鸡汤体书名的,不过由于这些作家的有些作品并非独家授权,再加上出版商极力劝说称鸡汤体名字更浪漫有朝气,所以最后也都不得已答应下来了。

  鸡汤体书名敌不过经典书名 给名家乱贴标签太不尊重

  生活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鸡汤体书名,虽傍着名家经典挤进畅销书行列,其口碑和销量却不尽如人意。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称,同类书名作品的扎堆出现,难免显得过时与庸俗,如今这些书的整体销量均有下滑趋势。有数据表明,在沈从文的著作中,位列前10位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的不同版本的《边城》《湘行散记》,而那些花哨图书无一进入榜单。

  这类商业操作也引起不少读者与业内人士的批评与反感,觉得经典被糟蹋了。“就不能起点正经的书名吗?”读者王先生气愤地说道。而一些带孩子到书店选购图书的家长,更是对这类鸡汤体书名的书籍避而远之,“看到名字后都不敢拿给孩子看了。”有业内人士表示,用鸡汤体包装书名,不仅会过分强调作家的某一方面,而且还容易给他们贴上情感、鸡汤等标签,让读者误以为这些就是他们的手笔,这对作家是不尊重的。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李雪教授也表示,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不能片面追求市场化,去迎合青少年的猎奇心理,而冲淡了文学艺术的审美思维,使其走向娱乐化与商业化。她更希望从源头入手,规范出版市场,以切实朴素的书名还原经典名作的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这也能更好地确立文化自信,使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