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森林旅游要向多元化四季化全域化发展
2018-07-13 08:53: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森林旅游产业在过去五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森林游客达到46亿人次,年均增长15.5%。2017年全国森林游客达13.9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人数的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成为中国林业第三产业支柱。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从2012年的6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00亿元,保持了18%以上的年增长率。我国现有各类森林旅游地9000余处。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森林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收入的50%以上。黑龙江省2016年林业总产值1800多亿元,森林旅游接待人数累计4019万人,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61亿元。从这些数字分析,森林旅游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全面停止木材采伐,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林区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如何走出困境,使林区职工在新时代生活得更好,从实践看,一条有效路径就是发展森林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尤其是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为主要特点的森林旅游越来越成为民众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新内容,人们对林区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养生、自然探索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新业态、创造了新财富。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壮大林区经济实力,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迫切需要。新兴的森林旅游产业,是开发利用森林多种功能的主要形式,是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森林旅游,有利于林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业的升级转型;有利于拓展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林区经济实力;有利于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培育林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级的迫切需要。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具有环境成本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优势,并且在推动林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中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是拓宽林农就业渠道、增加林农收入、改善林农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降低改革成本,维护林区的繁荣稳定。

  实现森林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近些年,虽然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产品需求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供给侧结构不合理,需求供给不足,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产品供给少,品牌效应不突出,服务质量不高,营销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多;宣传声势不大,导游素质不高,“经络血脉”不畅,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等。新时代森林旅游产业要跟上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第一,由传统森林旅游向现代森林旅游转变。传统旅游是把到景区观赏放到首位,走马观花;而现代旅游是把旅游体验放在首位,不仅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且上升到九大要素,对“度假、养生(养老)、文化”这三大要素业态更加看重。要求有标准化的服务品质、有优质化的服务品牌、有个性化的服务供给、有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把“旅游+”新业态、新经营模式推广开来,康养+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成为时尚。

  第二,由单元化森林旅游向多元化森林旅游转变。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托森林、湿地、河流、峡谷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的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出现了森林旅游“九大要素”的交替需求、层级上升的发展态势,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森林旅游消费市场正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森林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为了更好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在森林旅游发展空间拓展方面,应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湿地旅游、冰雪旅游以及生态露营、山地运动、丛林穿越、研学旅游等一大批森林旅游新业态。

  第三,由单季森林旅游向四季森林旅游转变。黑龙江省一年四季都有旅游热点,而且黑龙江省具有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关键是把这些珍贵的资源挖掘好、整合好、串联好、营销好、宣传好,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加大宣传,既要广泛宣传,又要深度报道;既要景区介绍,又要文化内涵;进行滚动式宣传、立体式宣传、要长流水不断线,唱响国内外,形成强大声势。

  第四,由局域森林旅游向全域森林旅游转变。森林旅游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先期的单点突破到实施连点成线,再到推线成面的立体发展,旅游要素范围扩展到大、多、细的阶段。同时随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普遍化和多样化,旅游消费结构、产品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深度观光、感受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和产品供给都在快速上升。适应旅游转型升级需要,旅游行业推出了全域旅游新概念和新理论。从旅游组织管理看,全域旅游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领,社会各方面、各系统广泛参与的一种经营方式。从技术层面看,全域旅游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值得提出的区块链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是对以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解决了价值传输过程中完整、真实、唯一的问题,降低了价值传输成本、提高了传输效率,强化了契约信用,是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升级,必将对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强力推动作用,我们应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我省森林旅游产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按全域旅游的要求,破除自闭循环模式,解放思想,强化市场意识,整合旅游资源,利用闲置资源和废弃场地发展旅游产业,既减少损失浪费又能创造价值;把旅游资源穿成线、绘成面、突出重点连成片,构画好旅游矩阵。用时空观和系统观策划旅游路线图,从起点到终点以科学的方法算好时间经济账。放大旅游衔接范围,和省内外旅游景区对口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协调机制。

  第五,由森林生态旅游向与森林文化旅游并重转变。黑龙江省森林物种丰富多样,高寒地区有许多极为珍贵的树木,由于长期大面积深度采伐,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许多珍贵树种濒临灭绝或者存活很少,比如红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山桃、水冬瓜等,这些树木有许多植物文化、地质文化、大气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的内涵,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应把这些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以此提高游客森林文化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发展森林旅游产业过程中,应加快建立国家级珍贵树木基因库和研究基地,这是保护珍贵树木物种,保护生态平衡,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为子孙后代造福,建设“金山银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者系省科顾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