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讯(记者 王亮) 面对稻瘟病偏重流行风险极大的趋势,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在17日召开的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做好监测预警,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必须加强领导,落靠责任,全力打赢防控攻坚战役。
形势:已有13个县的28个监测点发病
从省抗病性监测中心监测及近年田间发病情况看,黑龙江省水稻多数主栽品种抗病性差、感病风险程度在上升。目前黑龙江省主栽的龙粳31、龙粳46等龙粳系列,绥粳18、五优稻4号、垦稻12、龙庆稻3号等品种,近两年在部分地区表现出较高的感病性,为大面积发病提供了有利的品种条件。
据全省600个监测点调查,今年多数田块施氮肥量高于标准肥量20%以上,50.4%的田块植株密度高于标准种植密度上限,有利于病害发生。田间发病监测,叶瘟始见期早、病情发展快,截至7月16日,已有13个县的28个监测点发病,并有两个县出现急性病斑;全省34个抗性监测圃已有24个稻瘟病高感对照品种发病、31个黑龙江省当地主栽品种发病。
据了解,稻瘟病是威胁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发病快、损失重,特别是后期发生的穗颈瘟农民称之为“卡脖瘟”,感染发病后无法治疗,只能提前预防,稻田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全田绝收。
防治:抓住关键时期,科学选择药剂
防治稻瘟病特别是提前预防穗颈瘟,应针对当地稻曲病、纹枯病、鞘腐病等水稻其它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广谱且有促熟、增产作用的化学药剂,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可使用丙硫唑、戊唑醇、氟环唑、咪鲜胺等药剂。发生稻瘟病风险大的地块或天气条件非常有利发病,上述药剂应与三环唑混配使用,以确保有效控制稻瘟病。
预防穗颈瘟要抓住孕穗末期(破口期)这一最关键时期,如天气条件适宜要在齐穗期再喷一次。
措施:积极配套投入,大力支持统防统治
会议强调,承担今年稻瘟病统防任务的各县,要及时在破口期完成穗颈瘟预防作业任务。
据了解,今年很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重大病虫防控,大力支持统防统治,如:五常市地方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利用大型直升机开展统防作业150万亩,全面防控稻瘟病、稻曲病;方正县政府投入175万元,统防稻瘟病20万亩;庆安、延寿、萝北、富锦、泰来等地政府也积极配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