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一重: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国宝”
2018-08-06 16:56: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姜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6日讯(记者 姜辉)7月28日一大早,张正国简单吃了口饭就往单位赶,当天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颁奖的日子。张正国是重型装备事业部轧电分厂机加二班的职工,这次很有希望获奖。奖金平均下来每人也就三四百块钱,但是整个集团的人都很重视。

获得“百万一重杯”竞赛奖的工人展示奖金。东北网记者 姜辉 摄

  7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国一重举行了第27次“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颁奖仪式,总共有42个重点项目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获得了奖金,张正国是其中一个。“我们小组创新了调相发电机核心零件的工序,14天按期完工,以后批量生产会大大缩短工期。”

工人进行水钻作业。东北网记者 姜辉 摄

  “为了竞赛奖金,大家都红眼了,没事就在一起琢磨创新点工序、节省点工时,积极性老高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重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刘伯鸣告诉记者。

刚出炉的铸造零件温度达1000度以上。东北网记者 姜辉 摄

  “2016年的奖金是100万,去年增至200万,目前已累计举办了27次颁奖,发放奖金总计4805570元。”中国一重重型装备事业部党委书记葛树义介绍说,“百万一重杯”极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凝聚了人心,也使企业获得了收益,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重创新发展的浓重一笔。“2016年6月开赛以来,累计参赛人数35178人次,攻克重点项目2083项,完成加工件16685件(套),累计节约加工周期3076天,有力推动了公司脱困振兴攻坚战的顺利进行,为公司胜利实现2016、2017年度工作目标、完成今年双过半目标做出了贡献。”

车床在自动作业。东北网记者 姜辉 摄

  始建于1954年的中国一重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被喻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国宝”。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采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中国一重研制出我国最早的万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国内首套1780冷连轧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后,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制造业大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连年亏损,陷入困境。

1000余度高温的零件被吊往另一道工序进行加工。东北网记者 姜辉 摄

  2016年5月,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到任后,提出“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对中国一重进行机构瘦身健体,全员竞聘上岗,19个管理部门精简至13个,撤销总部职能部门业务科室69个,在岗职工由11203人减至8600余人。同时提出“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以点带面,助推企业短时间内就扭亏脱困。2017年8月,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成功并交付,赢得了各方的赞誉。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十县十乡十企”典型报道

【专题】改革开放40年·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