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7日讯(记者 孙英鑫)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天刚亮,复兴村贫困户张杰像往常一样,带上镰刀和扫帚走出家门,与其他几位同是保洁员的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清理路边野草、打扫村道,只为让自己生活的村子变成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复兴村位于克东县玉岗镇政府驻地西南侧7.2公里处,全村2600口人。为治理好村子的生态环境问题,复兴村抢抓设立公益岗和生态护林员的有利契机,全村共选用了59名保洁员,对6个自然屯实行分段管理。至此,主次干道和公共绿地集中清扫、村民庭院门前实施三包、清扫成效定期考核的环境整治常态化机制已经形成。

“政府提供这个岗位,让我们这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人,通过劳动一年能挣3000元左右,我们心里可高兴了。”张杰说。目前,复兴村真正实现了群众出门远看,能够享受到青山、碧水、蓝天的自然风光;群众生活体验,能够感受到道路平坦畅通、环境清洁敞亮、致富生财有道的家园,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正不断攀升。
近年来,克东县一些村屯结合光伏电站运维、农村环境整治、村屯林木管护等工作,借助省林业厅支持,在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387名、农村公益岗位3000名,鼓励贫困户通过辛勤付出获得收益。同时,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奖补政策》,县财政共计拿出450万元,立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在种养业、庭院经济、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给予补贴,通过物质激励的办法,增强贫困户脱贫动力。
在玉岗镇复兴村养殖合作社内,5000余只清远麻鸡正在饲养员们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长大。玉岗镇党委书记王效哲介绍,合作社采取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以资金形式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购进鸡雏,集中饲养、统一销售,最后剔除饲养和管理成本进行效益分红,现有29户入股合作社,其中贫困户14户,预计全年实现经济效益7万元,户均可增收2300元。
近年来,克东县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目前,全县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40个,全国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乡镇6个,市级文明村31个。全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推进核心价值观24字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促进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农村民风民俗明显好转。同时,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实际,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了系列活动,利用自家菜园子开展“我有半亩园”电商扶贫等项目,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到收益,有效激了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信心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