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记者 周秘)“随礼节节高,农民吃不消”。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80后的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马英打破常规扫除陋习“毒瘤”,让村民们不仅省了钱还长了面儿。

新建村的状元榜。东北网记者 周秘 摄
今年7月1日,香兰镇新建村举办了“庆七·一贺金榜题名”文艺晚会。村委会成员提前为乡亲们准备了自家种的瓜果梨桃,村民们在欣赏文艺演出的同时,12名金榜题名的高考学子带起大红花登上舞台领取了村委会为他们准备的奖状红包,考生们轮流发言,跟村里的弟弟妹妹们分享“学习秘籍”。
“太感谢村里用这种形式为孩子们庆祝了。起初村领导劝我们不要大操大办升学宴,我们还不乐意,现在看来确实是这么回事,办酒席得花不少冤枉钱不说,又劳心费神。像现在这样,孩子们高兴,我们这当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啊!”采访中村民初艳艳满脸喜悦的对记者说。
汤原县委书记付慧华说,不仅是在新建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升学创新办、其他事不办”的举措在整个汤原县都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誉。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控制铺张浪费、降低办事成本,切实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今年2月份,永发乡红泉村一户村民积极响应喜事新办的号召,举办一场传统色彩浓厚的“复古”婚礼,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以“喜事新办移风易俗”为题,报道了这场婚礼。

新建村的爱心超市。东北网记者 周秘 摄

村民可以在爱心超市里用积分换礼。东北网记者 周秘 摄
采访中记者还看到,在新建村村委会有一个可以用积分兑换商品的“爱心”超市,超市里豆油、调料、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马英介绍说,村民可以通过清扫自家门前的马路、沟渠;孝顺自家老人争做“文明家庭”等多种方式积分换礼。如此一来,村里的环境整洁了,各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充分弘扬了乡村社会正气,培育了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