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龙江工匠——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办人、国网黑龙江鸡西供电公司王长东
2018-09-12 12:34: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文磊 李德财 郑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12日讯(刘文磊 李德财 记者 郑通)从一名抄收员到电力调控中心主任,从一名技术员到全国技术能手,鸡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王长东都把自己的认真与执着牢牢地刻在工作中,用全身心的奉献诠释着工匠精神。

 

  一路走来,王长东正是凭着这股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奉献与创新中赢得掌声与荣誉: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国网公司首批生产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技术能手、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龙江工匠、龙江电力工匠……

  平凡岗位铸就辉煌

  1994年,王长东调到鸡西电业局调度所远动班,从事调度自动化工作。那一刻他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轨道,一心扑到专业的书籍和图纸上去学习。远动班工作专业性很强,是电力调度指挥电网运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只有中专学历的王长东发挥自己爱学习、善于学习的特质,一连气“啃”下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教程后,又向自学C语言程序设计发起挑战。当时公司调度模拟屏主机无法与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讯交换数据,王长东主动向领导提出尝试维修的请求,为了掌握模拟屏的工作原理,他每天都拿着图纸和说明认真研究,反复地思考调试,有时候在模拟屏后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正是靠着这股苛求极致的“钻劲”,王长东前后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最终攻克难关排除软件故障,模拟屏终于焕发了往日的生机。王长东用C语言编制的调度负荷统计自动化软件获黑龙江省QC成果一等奖;编制的调度自动化母线平衡率的实时计算软件在黑龙江省内第一个实现对各变电所不同电压等级母线平衡率的在线实时计算;参与完成的主站系统大屏幕PLC控制器项目和电源系统控制回路改造项目,为主站设备安全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在密山一次变综自改造过程中,王长东提出由现场电缆过渡改为主站软硬件结合过渡,这一方法消除了现场作业安全隐患,缩短了工期,节约了电缆。该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推广,每个厂站节约8万元,省内60个厂站节约480万元。

  王长东提出建设的“GPRS传输远动信息”项目,形成了以地调为中心,覆盖全供电区的GPRS远动信息传输网络,这比光纤专用通道建设节约资金560余万元。

  技术援藏虔诚坚守

  2006年,王长东加入国网电力援藏专家组远赴西藏。为取得技术整改第一手材料,王长东不缺顾氧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在雪域高原奔走2400多公里,深入26个厂站实地调研,他指导参与了调度主站整改和子站测试,处理了14项设备安全隐患;参与制定了《西藏电网自动化设备管理规定》等13项制度,设计了西藏调度新大楼自动化建设方案,对15个课题进行专项培训,编制了3套系统运行方案。目前,西藏区调SCADA系统已达到实用化要求,通过了国调考核验收。

  3个月的时间里,王长东白天去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及测试,晚上将当天的工作情况整理存档,并编制各种规章制度,帮助当地电力同行整章建制。王长东的“出色工作业绩和优良工作作风”得到西藏电力公司领导的高度赞誉和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王长东对工作的那份执着,是信仰,是坚守,也是传承。这段援藏经历是王长东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他说自己在当地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

  精英团队奉献传承

  2000年,王长东挑起了远动班班长的重担,为提高班组整体素质,王长东实行以人为本、个人学习和班组学习相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王长东带出的远动班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涌现出一批专业技能人才,每名班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至少2篇。远动班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十几项殊荣。远动班7名成员中,有4人拥有高级技师职称,鸡西电业局自动化专业开始走在全省前列。在2005年全省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中,他们取得了团体第三名、个人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06年全省第七届运动会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中,他们包揽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一二三名,班组成员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和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2012年1月,省人社厅公示全省首批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王长东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全省电力系统唯一上榜者。2012年11月,该工作室晋级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王长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几年来,王长东带领工作室41人开展师带徒及高端培训、引领科技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及劳模创新型人才。工作室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45条,16项在电网系统应用实施;撰写科技论文200余篇,获成果27项专利13项,为企业节约资金数千万元;培养国务院特贴和全国技术能手、国网公司技能专家1人、省公司领军人才4人,省公司科技、技能人才6人。

  20多年来,将工作融入生活的王长东,累计为企业提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23项,拥有5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项省公司级以上科技成果,有近30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为电力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面对荣誉和掌声,王长东却说:“立足电网运行岗位,带徒传技,让工匠精神得到时代传承,助力龙江经济不断提升,这是我一直执着追求的梦想。”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