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  天气出行
搜 索
哈佳铁路“抢先体验”2小时到佳木斯!
2018-09-25 10:13:34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健泽 张澍 肖劲彪 王铁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25日讯 9月24日,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哈佳铁路迎来了400名体验试乘的旅客。大家在列车上品月饼、看节目、做游戏,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400名“铁粉”快乐出发

  8时26分,动车组在哈尔滨西站准时发车,载着400名“铁粉”组成的体验团驶向佳木斯。

  在体验者中,瘦瘦高高的“洋铁粉”博圣最为吸睛。来自美国的博圣是哈市一家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来哈尔滨已经6年了。他乘坐过国内多条高速铁路,尤其对哈尔滨到大连、齐齐哈尔等地的高铁很感兴趣,“中国高铁闻名世界,能在最低零下40℃的高寒地区建设快速铁路,中国,真了不起!”作为铁粉,在得知此次可以试乘哈佳铁路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和妻子带着5岁的儿子一起体验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哈佳铁路。

  在七号车厢的第一排,张培莉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飞驰而过,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参与哈佳铁路建设的儿子当时忙碌的身影。儿子参与哈佳铁路建设三年,忙碌了三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年只能见儿子一面。哈佳铁路就要开通了,遗憾的是儿子现在正在呼和浩特建设,没有机会体验一下自己参与建设的哈佳铁路,作为母亲的她就帮儿子圆了这个心愿。张培莉说,儿子为我国的铁路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让大家的出行更加便利,她为儿子感到自豪。

  哈佳铁路就要开通了,老家在依兰的刘宇开心极了。他刚从北京回到哈尔滨工作,离家更近了,回家看父母的心也更迫切了。依兰不通火车,以前带着媳妇和儿子回家都是开车回去,得三四个小时,要是赶上下雪下雨时间更长,主要是不安全。哈佳铁路开工后,他就可以坐火车回家了,一个多小时就到家,可以经常回家陪父母了,两位老人想孙子也可以随时来哈尔滨。

  车体16项改造可零下40℃运行

  发车后,车厢前端的电子显示屏显示车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哈铁动车段技术工程师李毅忱告诉记者,哈佳铁路采用时速为250公里CRH5G型动车组列车,与哈齐高铁上投用的CRH5A型车相比,车体结构、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给水卫生、门窗设备、转向架等六个系统进行了16项高寒适应性改造,能够满足零下40℃高寒环境要求,动车组抗高寒、抗风雪的能力更强,可以在风、沙、雨、雪、雾霾等天气,盐雾、酸雨、沙尘暴等恶劣环境下运行。

  此外,CRH5G型动车组在给水卫生系统上进行防寒改造,有效防止了卫生间、电开水炉、排水管路冻堵;对餐车车下制冷风机改进,防止进雪、叶片结冰;动车组侧门采用适应低温的机械及电气部件和低温润滑脂,门板内侧设集水槽,防止冷凝水流入下导轨造成冻结影响侧门开启……

  “动哥”很全能“动姐”很养眼

  很多体验的人都发现,列车上的乘务员不但服务热情,而且身材挺拔、相貌俊俏,看起来很养眼。哈铁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车间总支副书记于海跃说,他们专门选拔了49名技术精湛、业务全面、能力突出的驾驶能手,平均年龄只有31岁。他们中的其中一半人有过哈大、哈齐高铁驾驶经验,人均安全行车30万公里。

  哈佳铁路有乘务员72名,车长18人,其他岗位17人,是从3600多人中选拔出来的,经过作业标准、业务技能、服务礼仪、设备操作和实作培训后,这些青春靓丽的“动哥”“动姐”正式成为哈佳铁路动车组乘务员。

  乘务员选拔严格,女乘务员要求身高1.62米至1.72米,男乘务员要求身高1.75米至1.80米,年龄24岁至35岁,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普通话国家二级甲等水平,五官端正,亲和力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聘请专业礼仪公司,按照“空姐”标准进行岗前培训,对蹲姿、站姿、微笑、引导手势、交谈用语,逐一细致打磨。

  10时30分,经过两个小时的运行,体验列车缓缓驶进佳木斯站。乘客们走出车厢,纷纷在站台拍照留念,记录下这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修了半辈子铁路

  体验哈佳铁路没坐够

  24日,哈佳铁路乘车体验活动,老铁路人于洪川也上车体验了一把。

  于洪川老人曾经修建过广汉、哈大等高铁,可是儿女都在哈尔滨,他每次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看孩子都要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半辈子了,哈尔滨佳木斯来回跑,再着急的事也得一天才能到,就盼着有一天像坐飞机一样一会就到了。”于洪川说:“今天早上上车,中午就回来了,还没坐够呢,真是太快了!”于洪川的老伴说,虽然现在也搬到哈尔滨了,佳木斯的往返还是少不了,做梦都想能有高铁、动车,现在不到半天就跑个来回,真是太方便了。

 

  网友解某某说:“原来去佳木斯开车也得要五个小时左右,这回最快2个小时就到,真是太方便了!”网友李先生说:“厉害了我的龙江,感谢铁路建设者,期待哈佳铁路早日开通。”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