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市城市建设记录者宋文勇:航拍十余载巨变哈尔滨
2018-09-28 14:33:56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宋文勇

  1997年,防洪纪念塔。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八区体育场一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博物馆广场

  文昌桥二期工程完工后,1994年前后的航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霁虹桥

  东北网9月28日讯 宋文勇,哈尔滨市住建委所属城市建设档案馆离职休养员工。从1991年开始,出于工作需要,他连续十余年航拍冰城城建,留下近千张哈尔滨城市风貌的全景图片。“从1991年到现在虽然才二十多年,但哈市的发展变化堪称巨大。楼变高了,街路宽阔了,这都是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27日,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宋文勇说。

  初冬时的第一次航拍穿着鸭绒衣裤手冻僵

  从1980年开始,宋文勇就在单位从事摄影工作。1986年,他调进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开始跟拍哈市重点工程的建设情况。市里重点工程在施工、落成时,他要去拍照、录像,作为城建资料留存。

  他的第一次航拍是在1991年11月8日,哈市的“八路五桥”工程落成剪彩时。这“八路五桥”是东内环工程的一部分,包括工大立交桥、文昌立交桥、中山路立交桥、宽城桥、烟厂地道桥等工程。宋文勇介绍:“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很快,哈市中心城区出现交通拥堵情况。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市里投入巨资,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完成了这一工程。从工程投资到建设规模都是当时最大的,所以在完工后,市里决定进行航拍。”

  单位租用了北方航空公司的米8型直升飞机,从阎家岗机场起飞。怕外地飞行员对哈市的城区状况不熟悉,哈市住建委特意让一名本地人做导航员,进入机舱为飞行员“指路”。宋文勇准备了两台当时最先进的尼康FM2相机,携带了10卷富士100胶卷。

  当时已是初冬,他和新华社、黑龙江日报等单位的五位摄影记者都穿上了厚厚的鸭绒衣裤、戴上了棉帽。因为是航拍,机舱一侧的门在飞行期间一直是打开的,五级以上的寒风不时扑面而来。米8直升飞机的机舱没有安全绳索,只有系安全绳索的挂钩。登机前,宋文勇特意到建筑工地,从进行高空施工的架子工借来安全绳,一头套在自己身上,一头系在机舱挂钩上。十几分钟后,直升机飞抵西大直街上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上空,宋文勇赶紧探身到机舱外,拍下工程剪彩及周边建筑的图片。直升机沿着工大、烟厂、肉联厂、安发桥的航线飞行,宋文勇不时徒手按下快门。预订好的飞行时间是一个小时,去掉起飞、降落的各10余分钟时间,在天空拍摄的时间不到40分钟,这40分钟里,宋文勇共拍了6卷胶卷。

  下了飞机,宋文勇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经冻僵了。因为当时的相机使用的是胶卷,在拍完36张后,必须徒手换上新胶卷,为了能快速完成拍摄任务,宋文勇一直没有戴手套。

  航拍的飞机越来越小

  江边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在完成1991年“八路五桥”工程的航拍后,单位领导对宋文勇的表现很满意。这之后,凡是有航拍任务,都让他去执行。从那时到2002年,宋文勇一共在哈市上空进行了十余次的航拍。在从空中俯瞰冰城过程中,宋文勇发现松花江边、中央大街、中山路这三个地方变化最大。“江南一侧群力一带、江北阳明滩大桥一侧,早先都是水沟、泥滩、塔头,这十余年都盖上三四十层的高层小区、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中山路变宽了,中央大街长高了。”

  与街路变得更“高大上”相反,十余年来,宋文勇乘坐的航拍飞机越来越小。“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我们航拍都使用米8型号直升机,舱里能挤下6个摄影师。这种飞机耗油大,飞行转弯不灵活。之后就使用国产的直9,这种直升机机舱能坐下3个人拍摄。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开始使用更轻便更灵活的松鼠直升机航拍,机舱只能坐下两位摄影师。”因为直升机要与地面建筑保持安全距离,在航拍道里区时,当时要求飞行高度不能低于120米;南岗区因为当时有中山路的电视信号塔,要求飞行高度不能低于180米。“那时的建筑,基本都在100米以内,如今龙塔高度336米,南岗航拍的飞行安全高度相应就得提到336米以上了。”

  小遗憾:没有拍到地铁建设

  作为哈市城市建设的记录者,宋文勇二十多年来用镜头对“八路五桥”、“九路九桥”、二环等重大市政工程进行了拍摄记录。宋文勇说:“我最大的欣慰是作为记录者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了小小的贡献,我得感谢哈市住建委和城市建设档案馆给我搭建的平台。我最大的遗憾,是在退养之后,没有拍到哈市地铁建设。”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