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0月31日讯 30日上午,在哈尔滨市阿城区河东街道办阿横公路旁的耕地上,一台翻地犁正在黑土地上作业,该农场将秸秆粉碎后直接抛洒到耕地里,深翻35厘米后,使得秸秆能有效腐烂,在加大秸秆还田的力度,缓解土壤板结。今年哈市全区域秸秆禁烧,探索秸秆处置新出路,秸秆粉碎后洒到耕地上当肥料,压缩成块当燃料。
据阿城农场相关负责人张学力告诉记者,在今年秋收作业中,该农场做到了“收、拾、翻”一条龙作业。同时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在旱田中,我们使用了玉米秸秆还田机并在机车上安装抛洒器。将玉米秸秆切成3至5厘米后,均匀地抛洒到耕地里。在对耕地深翻35厘米左右后,能使80%的秸秆能够腐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土壤板结,有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秸秆肥料化非常环保,有助于守卫‘冰城蓝’。”他说
当天中午,记者来到阿城四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在厂区内放着一组秸秆加工机器。该公司经理张晓伟说,“公司将秸秆回收后,进行加工压块。秸秆‘变身’成生物质燃料后,可供居民日常供暖和电厂使用。生物质燃料的优点是无烟、无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因此在市场上非常受青睐。”
目前阿城区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未发现秸秆焚烧火点。
责任编辑:杨禹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